热点
死亡教育:学会面对死亡,以及人生的不完美

中国慈善家 · 2022-11-03

  2017年,一场集体“葬礼”在四川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体育馆里举行,54名初一学生静静地躺在地板上,体验“死亡”。

  “我死后要穿上杀马特风格的衣服,在下葬的时刻放摇滚乐,让前来送别的亲朋好友跳起来。”一位同学带着戏谑的口气念着自己的遗嘱,引起课堂上一阵笑声。这位同学接着往下念,说到自己的亲人时,他表情变得严肃,突然哭了起来,整个课堂瞬间安静了。

  这就是广州大学大四学生章若云对“生死课”最深刻的记忆。这门课在广州大学已经开设了22年,给自己写遗嘱正是其广为流传的课程“特色”。

  章若云郑重其事地写下遗嘱,他吩咐亲人,葬礼一定要从简,只邀请最亲近的人即可。“作为一名理科生,上大学之前我对生死只有模糊的思考,但当我真的开始为自己写遗嘱时,站在生命终点,我才明白我的生命要如何过。”

  这正是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宜安开设“生死课”的初衷,“没有死亡的生命不叫做生命”。胡宜安希望孩子们能通过写遗嘱,直截了当地站在自己生命的终点回望当下的人生。

不可回避的死亡教育

  胡宜安很小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葬礼,看到大人们把棺材放进土坑里,再一铲又一铲地将地填平,幼小的他莫名感到一种说不上来的恐惧感,这种感受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后来胡宜安大学学了哲学专业,才慢慢意识到,这种恐惧的背后,其实是当时没有人理性引导他认识生死。

  长大后,胡宜安发现,整个时代都在屏蔽死亡:不仅学校中没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建立理性认知,家庭之中也会有诸多不成文的风俗将死亡与人们隔开,例如小孩子最好不要在亲人的弥留之际与其相见,遗体告别时会让小孩回避,家中谈论死亡也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表现。

  实际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死亡教育就在美国开始兴起,并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蓬勃发展,之后迅速传到了西方各国,此后,各国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设置了死亡教育科目。但在中国,生死教育仍旧是一个稀缺的教育产品。

  怀着对生死课题和哲学的强烈兴趣,借着2000年的教育改革之风,胡宜安开设了国内第一堂生死课。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宜安与学生在生死学课堂上合影。

  整个课程设计体系就是为了让学生看清死亡的本质,即转瞬即逝。在这门课中,学生会学习到生与死的本质;濒死体验;个体的疾病衰老;由战争、灾难引起的社会死亡;临终关怀;安乐死;自杀等相关话题。

  除了立遗嘱,课程中也会发起一些讨论。两年前选修过这门课的童小楠记得,当时令她印象很深刻的一个探讨话题是:如果亲人罹患绝症,是否要告诉他真相?当时班级群里的投票结果显示,一半的人选择了要告知,一半的选择了不要告知。

  比如,童小楠就认为,如果是她自己得了绝症,她会希望被告知,她会坦然面对,更重要的是,她可以有时间对生命即逝前的日子做好规划,好好道别,好好地去完成未了的心愿。

  不过,另一位同学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很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如果直接告知可能会让他们意念丧失,更快死去,所以为了延长亲人的生命,还是不能贸然告知。

  生死课堂上的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也很难一下子得到解答。童小楠两年后再谈起这个话题,仍旧有些迷茫。她可以理解不同的选择,但仍心存疑惑。

  开课22年,胡宜安见证了人们对生死课的认知在不断变化,从最初“博眼球的噱头”,在2009年甚至被一些媒体当做“大学奇葩选修课”。但当他接触了几千名学生后,他欣喜地发现,这些年龄跨度从80后到00后的学生,正在逐渐丢弃对于死亡的传统包袱。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学生们不再避讳谈及死亡,他们更容易接受安乐死,也更反对过度抢救,对于有尊严地死去抱有更多的认同。

  “不过,新的一代年轻人也面临着新的问题。”胡宜安说,当下人们无法摆脱“内卷”,很多年轻人选择“佛系”生活态度,本质上还是对死亡问题的回避。“在这个风险社会之中,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学生们充满着对生存意义的焦虑感,而我们当下的教育又无法为学生们提供一种精神上、信仰上的引导,于是学生就会把自己封闭在原地。这是一种典型的‘鸵鸟哲学’”。

书写遗嘱是胡宜安课堂上的必备环节。

生命的另一面

  在胡宜安看来,能够积极面对死亡,不只意味着接受死亡这件事本身,而且还能容纳生命的另一面。

  “我们总是被告知,生命是美好的、快乐的、迷人的,事实上这只是生命的一面。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生命还有另外一面:生命是无常的,也很脆弱,甚至有时会令我们感到难堪。”胡宜安认为,这一部分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中被忽视。

  在生死课中,胡宜安也设计了实践教学的部分——参观殡仪馆。当学生看到遗体从标有数字的一个长长的抽屉里抽出来,可能几天前还是活生生的人,如今却孤零零地躺在在冰冷狭小的空间中,这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感官上的冲击,进而直击灵魂,并会随之产生思考:如果里面躺的是我呢?

  “古希腊的那句‘认识你自己’,它的内涵是:请记住,你将死。只有认识到我将死,再去认识我自己,才会产生对人生更深刻的理解,才能积极地面对人生。”胡宜安说。

  最近几年,随着疫情的不断反复,胡宜安感到同学们的焦虑感加重了,无论是在课堂互动中,还是作业的字里行间,学生们对于感染新冠的惧怕,对于总要不时地封控起来上网课,都有一种焦虑不安。胡宜安认为,从生死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对疫情的恐惧,说到底,仍旧是无法面对生命的无常。

  “当人能够意识到生命的两面性,了解生命这一矛盾体时,便会有智慧的东西发展出来,以应对无常。”胡宜安说。

  尽管生死课是一门选修课,但胡宜安相信,上过这门课的学生,起码可以做到尊重生命,敬畏生死,同时坦然面对死亡与人生的另一面。

  (文中章若云、童小楠皆为化名)

  作者:陈柯宇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