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家 · 2025-04-25
中国慈善家 · 2025-04-25
2024年5月19日,全国助残日,孤独症画家毕昌煜参加了一场揭牌仪式,当天,浙江省毕昌煜公益基金会在绍兴柯桥正式挂牌成立,和他一起揭开红布的,是父亲毕光钧和母亲赵灵芳。
以儿子的名义成立一家关注孤独症(俗称自闭症)群体的公益基金会,是毕光钧对儿子和其他孤独症患儿的又一次托举——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他发掘了儿子的绘画天分,并将画作印在自家的成衣上,让天才画家毕昌煜被更多人知晓。
毕光钧深知孤独症家庭的痛苦与无助,凭着商业的头脑和公益的情怀,调动资源、发挥影响力,让更多的孤独症孩子和家庭被看见。随着浙江省毕昌煜公益基金会的成立,毕光钧一家将公益的接力棒交给了专业的基金会。
此后一年,毕光钧鲜少出现在公益慈善活动现场,项目对接大多由毕昌煜公益基金会负责人出面。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却是在一则令人意外又悲伤的讣告里:金点子公司董事长兼实际控制人毕光钧先生,因长期受抑郁症困扰,于2025年4月16日不幸离世,享年56岁。
《中国慈善家》记者采访多位与毕光钧合作过的公益伙伴,竟无人知晓他长期受抑郁症折磨。平日里,他总是将积极阳光的一面示人,与人交往时笑容满面。然而在最近一次朋友聚会上,他却判若两人,几乎不再与众人交流,让朋友们隐隐感到不安,直到不幸的消息被证实。朋友们不敢想象,身患抑郁症的他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煎熬,而他却藏起内心的无助与阴霾,依然不遗余力去帮助和他一样面临着困境的家庭。
从绝望深渊到希望曙光
在外人看来,毕光钧是成功的企业家,他出身于经商世家,从爷爷辈就开始经营“土布”,又将绍兴的面料运往四川销售。读高一那年,毕光钧放弃学业,跟随父亲到全国各地售卖被面,一做就是七八年。1991年,毕光钧一家定居在被称为中国纺织之城的绍兴柯桥,创立“光钧布行”。1995年,他从韩国进口点子花型面料,与丝绸厂家合作制成19种颜色的产品,凭借高性价比赚得500万元,“金点子纺织”也由此得名。
事业蒸蒸日上,家庭也和和美美,1996年,毕昌煜的出生更是为这个家带来无尽喜悦。然而,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儿子和其他孩子的不同,三年后,一纸孤独症诊断书犹如晴天霹雳,击碎了所有美好。但毕光钧夫妇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摸索与儿子沟通的方式。
偶然有一次,毕光钧发现儿子对绘画展现出惊人天赋与热情。小煜常常安静地坐在角落,用画笔涂抹出色彩斑斓的世界,每一幅画作都仿佛是他内心的独白,充满纯真与天马行空的想象。毕光钧意识到,这或许就是打开儿子心门的钥匙。为此,他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为儿子寻找专业绘画老师,购置最好的绘画工具,全力支持儿子创作。
毕光钧曾表示,当孩子被确诊后,家长要仔细观察,引导、挖掘孩子的潜能。孤独症患儿与其他特殊患儿不同,他们长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家长要竭尽全力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事,帮助建立日常行为准则,更好地进行康复。在他看来,这些孩子虽然如同来自遥远外太空,但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
然而此时,毕光钧的事业遭遇了巨大的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袭来,国际贸易流行企业间担保,毕光钧因为给朋友担保,公司险些倒闭,当时有人劝他申请破产,重新开始,但他拒绝了,说“这不是我的风格”。后来他在自述文章中回忆:“品牌来之不易,做生意要讲诚信,没了诚信,路就走不下去了。”正是这份坚持,让金点子的品牌得以保全。
2014年,一个大胆创新的想法在毕光钧脑海中萌生——将儿子的油画作品印到面料上制成成衣。这不仅是对儿子才华的认可,更是他突破困境的勇敢尝试。没想到,这些融合艺术与时尚的服装一经推出便引发轰动。独特的设计、充满故事的内涵,让它们迅速脱颖而出,甚至登上纽约、米兰等国际时装周的舞台。毕昌煜的名字随着这些服装被世界知晓,人们惊叹于这位孤独症少年的艺术天赋,将他称为“天才画家”,以他名字命名的毕昌煜(BCY)文创产品品牌,也衍生出许多能代表孤独症患儿心声的产品。
尽管外界对毕昌煜赋予诸多浪漫化想象,但毕光钧始终认为,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孤独症患者。在他看来,儿子的幸运只是少数,还有数以千万计的孤独症家庭深陷痛苦与无助之中。“我们希望大家关注的不仅是一个‘毕昌煜’,而是他背后数以千万计的孤独症群体及家庭。”
怀着这样的信念,毕光钧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公益之路。
让更多孤独症家庭被看到
毕光钧希望通过行动,呼吁社会给予孤独症患儿家庭更多支持、理解与尊重,而他自己也充分利用在商业领域的资源和经验,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支持。
2016年,毕光钧注册成立浙江毕昌煜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并携手宁波市善园公益基金会建立“毕昌煜自闭症艺术疗育专项基金”,希望借此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推动孤独症人群的艺术疗育和创业创新。
“因为小煜对艺术感兴趣,且这些年受到社会关注,我们很愿意拿出他的画作支持公益活动,帮助他的小伙伴们。”他希望通过设立“毕昌煜艺术专项基金”,呼吁社会关爱孤独症群体,帮助建立健全职业发展体系,让孤独症孩子们能通过劳动有尊严地生活。
他频繁参加各类公益讲座、研讨会,分享自己与儿子的故事,以及推动孤独症公益事业的经验感悟。他的真诚与执着打动无数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关注孤独症群体,加入关爱的行列。在他的努力下,“毕昌煜孤独症艺术疗育专项基金”成为亚残运会展示点,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孤独症公益事业中。
毕光钧坚信,艺术对孤独症儿童而言,不仅是表达形式,更是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他支持开展的培训课程中,老师们耐心引导孩子们用色彩和线条描绘内心世界,鼓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孤独症孩子逐渐打开心扉,从最初的胆怯、内向,变得敢于表达想法和情感。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各类展览中展出,还被制作成精美的文创产品推向市场销售。这些成果让孩子们获得成就感,也让家庭看到希望。
“在孤独症领域,天才儿童屈指可数,不是每个患儿都能成为‘毕昌煜’,大多数家长仍在孩子日常康复中饱受艰辛。”毕光钧希望让更多人关注到孤独症患者背后的家庭。因此,在推动孤独症人群的艺术疗育的同时,他也致力于帮助孤独症患儿及其家庭的创业创新。多年来,他为有创业意愿的孤独症患者提供资金、场地设备和专业指导,帮助开设工作室或店铺;积极与其他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孤独症患者凭借才华和努力实现自力更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毕光钧的善意,不只是源于同病相怜,对于其他弱势群体,他也尽可能提供帮助。2019年,他看到“订份报纸送残友,贴心温暖一整年”活动报道后,立刻以个人名义订了50份2020年度的《乐清日报》赠送给家境困难的残障人士。他深知,获取外界信息、丰富精神世界对残障人士至关重要,一份报纸不仅能带来知识资讯,更能传递社会关爱。同时,他还以乐清市预拌混凝土与砂浆生产运输协会的名义订下100份报纸,希望让更多残障人士通过阅读开阔视野、丰富生活。
探索公益新路径
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毕光钧在公益中也充分发挥商业智慧和创新精神,将艺术、公益与商业巧妙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公益模式。他积极开展艺术跨界合作项目,其中与著名作家莫言的合作尤为瞩目。
2023年5月20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联合《中国慈善家》、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与莫言同行”公益行动计划,其中一个项目“与星同行”旨在为孤独症儿童家庭康复赋能,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国10个城市为1000个孤独症患儿家庭免费提供康复干预技能培训。
毕昌煜在2017年创作了《星空》系列作品,共16副,毕光钧将其中一幅捐赠给了与星同行项目。莫言看到画作赞叹不已,挥毫题下“与星同行”四个大字,并有感而发,创作、题写了一幅对联:“看缤纷世界美轮美奂,画奇幻图形半梦半真”。
毕昌煜与莫言的这次隔空合作,不仅是两人的共同善举,也是一次成功的公益传播。一方面,通过书画作品义卖等形式,筹集大量善款,为孤独症儿童家庭提供了切实的帮助。另一方面,提升了公益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孤独症群体的艺术创作。
此外,毕光钧将公益理念融入企业产品设计与品牌推广,带领团队将孤独症患者的艺术作品应用于各类纺织产品,从服装面料到家居饰品。每一件带有孤独症儿童画作的产品,都成为流动的公益宣传使者,在传递美的同时,传递着对孤独症群体的关爱与支持。这种创新公益模式,既为企业赢得良好社会声誉,也为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新路径。
2023年1月,浙江省毕昌煜公益基金会在浙江省民政厅注册,宗旨为“专注于帮扶孤独症公益领域,致力于慈善企业后援”,毕光钧希望通过跨界合作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为孤独症公益领域注入新活力。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孤独症患儿的父亲,对儿子和其他孤独症患儿的一次有力托举。
尽管深知孤独症家庭的艰辛,但毕光钧展现的永远是乐观的一面,“很多星儿家长其实很乐观,因为孩子的天真稚嫩,让他们的童年无限延长。”他曾在访谈中表示,孤独症家庭的亲子关系比普通家庭更亲密,“我儿子每天早上醒来第一句话就是‘来来来,爸爸,拥抱一下,亲一下’。”
很多孤独症家庭因孩子分道扬镳,但毕光钧却凭着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儿子的爱,托举起了这个家庭,而那些不开心的往事,他和妻子赵灵芳都默契地避而不谈。“我很感恩孩子他爸,这么多年对我和小煜不离不弃。”在一次节目中,赵灵芳曾发出这样的感慨。
但是,这一次,毕光钧是真的离开了,没有人知道,是怎样的绝望,让他以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留下无助的妻儿,和那些在他的帮助下,看到一些生活曙光的孤独症家庭。
作者:温如军
图片来源:金点子纺织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