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家 · 2025-06-30
中国慈善家 · 2025-06-30
5月27日,在纪念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上,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作为校友代表上台发言。“我一生都以复旦学子为荣,以复旦文科生为荣!”简单的一句开场白,顿时引发现场一片笑声和热烈掌声。
复旦的文科最近屡上热搜,5月8日,复旦大学官宣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实行开放管理,汇聚更多社会资源,助力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创新。基金首期筹措资金1亿元,由1984级新闻系两位校友曹国伟、王长田联合捐赠。
5月18日,复旦大学谢希德-俞吾金哲学发展基金(第二期)捐赠仪式上,一位热心的复旦校友匿名捐赠1亿元,表示支持哲学学科发展,不图回报。该基金于2016年复旦哲学建系60周年时设立,首期捐资3000万元,用以支持学术建设与人才培养。
1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收到的科学捐赠较往年更为频仍,数额更大,可谓正逢其时。据不完全统计,复旦在4、5月份的获捐金额累计已超15亿元,是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前两年捐赠收入总和的2倍以上。
不出意外,超15亿元的捐赠额有九成左右指向了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等领域。于是,两笔亿元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捐赠就显得有点“冷门”,却尤为令人瞩目。
文科捐赠因校庆而兴
在新文科发展基金设立前不久,王长田就回过一次母校。他重返新闻学院,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参与交流互动的师生甚至挤到了门外。作为知名电影出品人,他创立27年的光线传媒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影视娱乐公司,麾下作品《泰囧》《美人鱼》《哪吒之魔童降世》分别带领中国电影进入10亿、30亿和50亿票房时代;2025年春节档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举突破150亿元,跻身全球电影票房榜前五。
“自己的坚持底线和坚持长期主义的基本思想,一定与80年代复旦的人文教育有关。”王长田说。
文科是复旦的“老根”,哲学、文学、史学等基础文科均有跨越百年的传统。进入王长田所说的上世纪80年代,思想与经济环境日益开放活跃,以校友个人化小额回馈为主的文科捐赠,主要集中于图书馆建设、奖学金设立等方面,并未形成系统性的项目运作模式。
2004年6月1日,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注册成立,捐赠步入了规范化平台化管理的新阶段。而复旦基金会的受赠项目中,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能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工学科仍具有压倒性优势,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大额捐赠屈指可数。
藉由120周年校庆,今年春夏两季复旦整体捐赠数量及数额陡增,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相关捐赠也集中涌现出来。
3月13日,复旦大学法学院汉盛发展基金捐赠完成签约,旨在加强学院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联系合作,共同探索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深度融合的新模式,为法治人才培养搭建更为多元的平台。
4月24日,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与泰国Innovative Food and Beverage (IFB) 公司达成IF研学教育基金的捐赠,在复旦大学多语种中心开设泰语课程,并资助外文学院师生参与2025年IF-Fudan泰国游学项目。
5月14日,上海南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向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提供捐赠,设立“南土国际金融发展基金”,主要支持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前沿研究三个领域,目标是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培育金融创新成果,助力经济学院打造世界一流学科,服务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及国家战略需求。
5月26日,同为复旦历史学科校友的陈靖丰及其夫人曹永玓为母校历史与考古学科创新发展、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进行捐赠,并设立复旦大学靖永人文艺术发展基金、复旦大学靖永历史与考古学术发展基金。
2024年,复旦定下“文科做精、理科做尖、工科做强、医科做新”的“四轮驱动”目标。截至目前,已分别成立了基础研究、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四个发展基金群,支持文理医工四大学科门类发展。
其中,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学校2025年春季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到要加快“新文科”建设,要提高文科参与和引领学术研究范式变革的能力,“复旦的文科是旗帜、是优势,老根不能动摇”。
文科基金重心在头部高校
大学文科捐赠在全球高等教育捐赠版图中长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占比偏低。在国内,由于学术传统、专业设置、学校知名度与研究水准、成果转化能力、校友实力及其专注领域等多方面因素,高校文科捐赠的受赠方,大多是人文社科传统优势名校。
除了复旦以外,国内设立最早的大学教育基金会之一、今年迎来建会30周年的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同样率先布局了工农文医、基础学科及创新科研等范畴的筹资体系。特别是新文科发展基金,全面支持北大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和复合型文科人才培养,推动人文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支持一批跨文明、跨学科的重大学术项目,支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中青年学者在特定细分领域中的课题研究。
“敦煌的女儿”、国家荣誉勋章获得者樊锦诗,在近85岁的高龄将自己获得的“吕志和奖”奖金、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奖金,连同个人积蓄共2000万人民币,分别捐赠给她的母校北京大学和她奋斗终身的敦煌研究院,支持敦煌学的研究和发展。为此,北京大学特别设立了樊锦诗教育基金。
2024年,首届北京大学樊锦诗奖学金评选结果出炉,来自考古、历史、哲学、艺术等院系的8名同学获奖;此外还支持了包括学术出版等活动。这一捐赠项目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成果,既是对樊锦诗精神的承续与弘扬,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2018年,美国智库博古睿研究院(Berggruen Institute)主席、创始人尼古拉斯·博古睿(Nicolas Berggruen)捐赠支持北京大学建设博古睿研究中心,搭建东西方思想界跨文明的深度沟通与讨论平台,开展跨文化、跨领域、跨学科前沿性研究。“研究院一直尊重、重视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以期从东方智慧中汲取知识加以借鉴,应对今天世界的大困难、大挑战和大问题。”博古睿在成立仪式上说。
北大教育基金会品牌文化部部长马宇民向《中国慈善家》杂志介绍,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每个院系都设有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方面的捐赠项目。
而另一所以“大文科”见长的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通过教育基金项目的运营资助,设立并推动了重阳金融研究院的发展。人大重阳来自于重阳投资董事长裘国根对母校的2亿元捐赠,十余年来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发挥着高端新型智库的作用。
常年位列人文学府十强的南京大学,其文科发展基金则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校友郑钢、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和个人捐赠成立。值得一提的是,郑钢当年虽然就读于南大匡亚明学院理科强化班,但他却热心于推动母校文科教育发展。其中一次捐赠是在2022年4月,他为庆祝南大建校120周年捐资3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用于参与发起“南京大学文科发展基金”,助力学校人文社科领域的整体发展。
此外,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综合型高校均已设立文科发展基金,吸纳社会捐赠,推进新文科建设。
逆势而为的远见和坚守
之所以为人津津乐道、被多方媒体报道,是由于文科捐赠带有“物以稀为贵”的意味。
当下,以企业家群体为代表、以企业为重要力量的科研捐赠主体,同国家及地方财政设立支持的科研基金相互补充,成为高校院所和研究机构推进学科长效发展、推动科研突破创新的经济来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之中,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清洁能源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科技成为产业发展的重心,更乐于看到科技新成果得到应用的捐赠群体,自然会将捐赠重点放在理学、工学和医学等学科上。
在“吸金”行业中,哪怕是与文科相关性较高的金融、经济领域,重点发力方向也要加上“科技”“数字”等字眼,变成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等。而基础文科本身鲜少获得资本的青睐。
文科“式微”,有目共睹。大学里,文科与“从文”人数普遍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文科重镇之一的复旦,削减文科学子比例,也被纳入学校整体计划之中。2025年春,复旦大学文科招生比例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四十降至20%,校长金力公开回应,道出缘由:一是因为高考文科生源在萎缩;二是一些曾经热门的专业遇冷,社会的需求在萎缩。他表示,“面对时代与科技挑战,确实有很强的紧迫感。这一次改革,并不是赶AI的时髦,学校其实谋划已久。”高校专业配置版图中,“理重文轻”的格局愈益显著。
这样的现状不是国内独有。2024年9月,哈佛大学校报《深红》(The Harvard Crimson)发布消息,至少 20 个院系和其他项目的 30 多门秋季课程已被取消。其中历史与文学系最多,有6门课程被取消;艺术与建筑史系与宗教研究委员会也分别取消了3门课程。
这样的形势下,文科捐赠颇有逆势而为的远见和坚守,弥足珍贵。
为什么要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马宇民对《中国慈善家》杂志强调,“转变观念最重要。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学科,常说‘板凳要坐十年冷’。学者们甘坐冷板凳、埋头学术的精神值得钦佩,但大学和大学基金会有责任为学者们提供更好的教学科研条件。”
如今,“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已经写进国家发展战略,教育部于2020年11月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进行全面部署。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表示,文科建设不仅影响文科本身、影响理工农医教育,更影响高等教育全局。
破除学科壁垒走向学科融合的新文科建设,在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外,最重要的资金来源即是高校自筹配套经费,因此社会力量的支持不可或缺。
除了校友捐赠以外,大学还可以通过与社会力量开展共创的形式,形成稳定长效的机制。比如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其设立由知名私募企业家裘国根个人贡献为主,负责人大重阳运营管理的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则是由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捐赠,并承担着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功能;而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则由北京巨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捐赠。
北大人文学科发展也不乏企业赞助、校企合力的先例。2024年12月9日,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向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一次性捐赠2500万元,以支持北京大学推进《儒藏》的数字化工作。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对《儒藏》进行数字化整理,这是文科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一个典型,恰恰反映了新文科建设的要义。
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组织机构,捐赠者看重的无非是一所大学、一门学科、一个项目的招牌、实力还有发展前景。学校自身过硬才是汲取并用好各类社会资源的先决条件,也是筹款得以持续的最大保障。“北京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一直是全国高校的旗帜和标杆,拥有最优秀的学者和学生,”马宇民说,“我们常说‘近者悦远者来’,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大学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样适用于大学对捐赠人的吸引力。”
马宇民相信,无论是对于文科还是理科,一个好的捐赠项目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捐赠人的远见卓识,基金会的规范管理,受赠方将捐赠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产生良好效果。“三个要素构成良性生态,三者缺一不可。”
作者:王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IC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