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
绵远堂:华人慈善的文化样本

中国慈善家 · 2022-05-03

传统华人慈善组织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依然在华人慈善文化的边缘地带存续延展。

怀远纪念堂。

 

文/景燕春

 

作为人类“道德想象的社会史”,慈善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它与信仰、地域文化、伦理价值、政治经济等都密切相关。而华人的慈善实践也因其建基于华人文化之上,展示出丰富而又杂糅的图景。

 

今天当我们谈论慈善组织的时候,很少会联想到那些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善堂善会。然而,日本历史学家夫马进的研究早已指出,在明末至民国的三百余年间,善会善堂作为民间自发结社经营的公共事业,在中国各地蓬勃发展,显示出民间社会的活力。

 

实际上,这些传统华人慈善组织并未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依然在华人慈善文化的边缘地带存续延展。旅港顺德绵远堂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样本。

 

因义冢而起的善堂

 

在华人社会中,“义冢”所葬者往往皆为无亲人后嗣处理善后的孤魂。定期祭拜义冢是地方绅商的责任,以此来确保孤魂不侵扰生者。在香港早期的华人社会中,华人移民中的绅商阶层主动承担起祭拜义冢、祈福地方的功能,同时也以义冢为象征进行社群整合。绵远堂的创立正是以义冢进行社群整合和凝聚的一个典型例子。

 

绵远堂,全称为“旅港顺德绵远堂”,1876年创立于香港,是由当时在香港谋生的顺德商人发起成立的善堂组织,1930年正式注册为慈善机构,也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具有百年历史的善堂之一。

 

时光倒流146年。粱鹤巢和一群顺德商人发起成立了旅港顺德绵远堂,“……举办清明重九致祭本港义坟之事……心种福田,惠施幽宅”。参与集资创建善堂的皆是在港经营商业的顺德人……有金山行曾荣珍、岑月泉,当押行黄宗晓、梁侣楷,银业界李阜声,杉木行谈振男,油漆行霍熙亭,搭棚行何信,街市肉行梁昌茂,省陈渡黄文耀,杂行陈瑞生、苏澄溪、李凤山等……群策群力,集腋成裘,奠定绵远堂今日基础。” 

 

1946年,香港街头。

 

这些顺德商人一共筹集了2780余两白银作为绵远堂的创立基金,专责管理位于香港西环的一座义冢并定期祭拜。每年春秋二祭,绵远堂都要发布招贴或登报公告,邀约同乡前来参加。拜祭义坟时,除了要准备香烛、纸帛、金猪之外,还要由当年的值理讼祷祭墓祝文,集体致礼之后,祝文要连同香烛纸帛烧掉。1930年前后绵远堂的清明祝文是这样写的:

 

……清明节届兮,野草蒙茸。梨花飞白兮,杜鹃啼红。羁魂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达观随遇兮,任大冶之陶槠。退一步思兮,化万虑而皆空。彼或孤魂废祀兮,求食无从。或耕犁而蹂躏兮,泉潦激冲。兹则一水杯无盖兮,马口高封。乡亲口至兮,代扫蒿蓬。纸钱布奠兮,麦饭虔供。魂兮魂兮,无悲以恫兮。你安尔宫兮,毋为历于山中兮……

 

旅居香港的这些顺德商人正是通过集资建堂、管理义冢并定期拜祭的方式参与到早期香港华人社会的社区治理之中,以集体的方式承担起在传统乡村社会之中由地方官员和乡绅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由此,这些旅居的顺德商人一方面可以在当地社会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通过“社群共祖”的义冢也可以将彼时旅居香港谋生的顺德邑人凝聚在一起,结成团体,以自保和谋求发展。

 

以顺德为本的跨境华人网络

 

绵远堂早期作为一个以处理逝者为核心的善堂,常常被看作是近代中国善会善堂中最传统、最保守的那一类。梁启超在其《新大陆游记》中就曾对旧金山的这一类善堂多有批评,认为这样的善堂因为其自身价值观的顽固,不可能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公益组织。然而,绵远堂的历史转型却恰好提供了反证,它以家乡认同为核心,不断地建构和重整其慈善网络,实现组织向现代慈善机构的转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达成海外华人落叶归根的心愿,逐渐发展出以香港东华三院为核心的华人全球运棺网络,藉此也形塑了华人环球慈善网络。绵远堂正是这一全球网络中的诸多关键节点之一。它承担起将运抵香港的顺德同乡的棺柩转运回到家乡顺德进行安置的重任,以服务于顺德移民。

 

1911年,香港广华医院。图/E.G.France

 

为了便于实施跨境运棺,绵远堂于1895年在家乡顺德大良建立怀远义庄,并设立义冢。怀远义庄的兴建是由顺德和香港两地的顺德籍人士联合发起、共同完成。也正是通过在家乡大良的怀远义庄和在香港的东华医院的全球运棺网络,绵远堂成为早期顺德海外移民与家乡之间联络的枢纽。

 

从1876年到1950年的70年间,通过绵远堂的网络运抵顺德家乡进行原籍归葬的旅外乡亲大概有数千人。到1937年,义庄因棺满为患,由海外运回来的骨骸无法存放,绵远堂曾计划扩建义庄,但囿于日本侵华、时局动荡而搁浅。1949年之后,海外华人逐渐从“落叶归根”转向“落地生根”,华人的全球运棺网络逐渐走向终结,绵远堂的慈善事业也随之发生转变。

 

首先的转变是兴办义学。1938年到1942年,绵远堂在香港举办养正义学,为顺德旅港同乡的子女提供平民教育。其次就是在家乡进行救灾赈济和兴建医院。但是1949年之后,伴随着中国内地的一系列政治运动,绵远堂与顺德及怀远义庄之间的联系中断,所有的跨境运棺、祭拜义坟、救灾赈济等活动都趋于停滞。

 

绵远堂的慈善活动也收缩到香港本地开展,主要是服务于在香港定居生活的顺德同乡。绵远堂曾一度兴办绵远中学,但后来因为耗资巨大而停办。在这一时期,祭扫香港的义冢、敬老等成为绵远堂日常的慈善活动。

 

1976年春,转机出现了。绵远堂的会员回乡探亲,得悉怀远义庄原址及当年停厝在义庄的骨殖和棺柩尚存,于是开始积极与地方政府磋商。最终于1977年重整棺柩骨骸,火化安葬并建立“怀远海外先友公墓”。随着公墓的建成,绵远堂与顺德家乡的联系得以重建,此后每年春秋二祭,绵远堂的会员又开始恢复在香港和顺德两地祭扫坟山并开展慈善活动。

 

香港荔枝角义塚。1894年鼠疫,出于防疫需要,东华医院董事局与广州兼善堂将因鼠疫去世的死者安葬于荔枝角。

 

绵远堂与顺德家乡的联系再度深化,则是1990年“大良怀远纪念堂”的落成。纪念堂相当于现代版的怀远义庄,堂内总共有骨灰(牌)位1438个,既回应顺德当时的殡葬改革需求,也解决了绵远堂成员自身落叶归根、归葬原籍的内在需求。怀远纪念堂的收入所得除用于维持日常运作管理开支和庭院修缮保养之外,主要是用于绵远堂在顺德本地的公益慈善活动。

 

大良老侨干黄姨说,“公墓和纪念堂的建成,彻底地把绵远堂的根留在了顺德。只要有公墓、有绵远堂的会董们的先人骨灰停厝在此,绵远堂的人就一定会回来,不管到多少代,都是一样的。”虽然每年参加春秋二祭的以年长的会员为主,但是社团的制度与祖先崇拜的华人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制度化的力量,使得年轻一代的会员也不得不参与其中。每年两次香港及从香港移民海外的绵远堂会员都会从世界各地赶赴顺德家乡,在此过程中,祖先认同和家乡认同不断被强化。

 

1980年代以后,绵远堂进行改组,在保持组织传统的前提之下,重新确定了组织的愿景使命,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跨境的慈善组织,服务领域扩展到侨乡的教育、医疗、敬老、扶贫助困等多个方面。

 

绵远堂及其会员先后在大良捐资及筹资兴建或改建凤城敬老院、大良医院、锦岩公园、吴宗伟托儿所(社区活动中心)、清凉法苑幼儿园等;并且几乎参与了顺德政府发起的所有大型募捐活动,诸如顺德教育基金百万行、顺德体育中心、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筹建等。

 

2000年以来,绵远堂与大良医院合作建设了健康管理中心及口腔中心并进行持续的捐赠和医生的培训,也促成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并在大良慈善会设立贫困大学生助学金。

 

绵远堂会员刘鼎新作为顺德的政协委员,也一直致力于推进顺德的医疗体制改革。他借助自己的医学背景和在香港医学领域的关系网络,帮助顺德建立起更加科学合理的社区医疗体系和全科医生制度。

 

1990年代,伴随着中国在海外的大规模乡团运动,顺德政府开始动员顺德籍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同胞成立世界顺德联谊总会,绵远堂作为香港最早成立的顺德人的同乡社团,也自然加入其中并成为理事单位,从而再次嵌入到一个世界性的华人乡团网络之中。

 

绵远堂会员回乡慰问凤城敬老院的老人。

 

善堂何以能够延续百年

 

绵远堂发轫于清末,经历王朝更迭和制度变迁,不断地调试并延续。借改革开放又回归家乡,重建公墓和纪念堂、恢复春秋二祭的传统,并在顺德开展慈善事业、参与家乡建设,以此重整其香港和顺德两地的慈善网络。不觉已经历了一百多年、跨越了三个世纪。那么它延续百年,直到今天还充满活力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因为绵远堂将华人的祖先崇拜信仰与顺德人海外移民的经历紧密结合,一方面保持与祖籍地家乡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嵌入到全球的地缘性网络,社团的这一文化传统让它可以持续地推动海外移民与家乡保持密切的互动和联系。

 

其次,绵远堂延续至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恒产”。早在创立之初,顺德商人就捐资设立保本基金,在随后的发展中这个基金可以投资增值,购买股票和物业,从而能够在实施善举的同时还可以积累善本,这形成了绵远堂发展延续的经济基础。

 

再次,绵远堂对于吸纳会员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比如会员祖籍必须是顺德,并且需要有两位会员的推荐并进行资格审查才能够加入。迄今为止,绵远堂也只有一百多位会员。这种封闭、保守的组织形态恰恰保证了这个组织的会员之间高度的自我认同和强烈的自豪感和骄傲感,从而确保了绵远堂发展的稳定性。

 

今天的绵远堂逐渐从一个传统的华人社团转变为具有许多现代组织特征的慈善团体,在香港与顺德之间运作双边的跨境慈善活动;并积极参与顺德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建构起来的全球性乡团网络。正是这些原因,让绵远堂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华人慈善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样本。

 

(作者系宁夏大学法学院讲师。本文为2019-2021年度侨联研究课题“移民、慈善与跨国网络建构:对美国旧金山行安善堂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课题编号:19BZQK222]的阶段性成果;文章撰写过程中得到朱健刚教授诸多启发和帮助,特此感谢)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