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家 · 2025-05-22
中国慈善家 · 2025-05-22
5月18日,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大病救助中的政社协同”专题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专题交流会上,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指出,疾病是人生难以避免的风险,解除疾病医疗后顾之忧是人民群众最具普遍意义的诉求,在法定医疗保障制度还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全民疾病医疗特别是大病医疗之忧的情形下,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助力低收入困难群众减负解忧显得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
目前,一些困难家庭无法承受大病医疗费用,进而期望通过慈善捐赠途径来寻求帮助的案例并不罕见,而许多公益慈善组织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在筹集社会资源帮助困难大病患者方面做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取得了不容低估的成效,表明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善意是值得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的社会力量,这种慈善医疗捐助特别符合中华传统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行善逻辑,是典型的中国特色慈善事业。
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在会上做主题分享,倡导搭建政社协作救助平台,探索更多因地制宜的大病患者助力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沈鹏表示,水滴公司自创业之初便确立了“用互联网科技助推广大人民群众有保可医,保障亿万家庭”的使命。近年来,水滴公司围绕互联网科技更好助力社会保障展开业务,逐步构建起多层次的救助体系。在他看来,通过技术赋能,公司实现了筹款效率的大幅提升,筹款者可借助技术破圈,获得更广泛支持。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340万大病患者在水滴筹发起筹款,获得4.7亿爱心人士的帮助,累计筹款675亿元。
沈鹏认为,风控是保障捐助者信任的关键。水滴公司引入AI风控能力,实现全流程风控覆盖,有效防范了风险。技术助力之外,水滴筹款顾问还提供家庭关怀和医患协调服务。他指出,水滴公司一直积极探索与医保体系及地方政府的合作,如在浙江缙云试点“缙情帮”项目,构建一站式救助平台,有效避免因病致贫的发生,促进医疗资源公平分配。未来水滴公司还将继续与各方合作,搭建政社协作救助平台,探索更多因地制宜的大病患者助力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来自民政部、国家医保局和部分省市有关部门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水滴公司、腾讯公司、中国癌症基金会等机构代表40多人出席会议。
值班编辑: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