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人与熊相爱相杀

中国慈善家 · 2023-10-27

  为了保护棕熊,必须杀死棕熊。

 

  身披熊皮、第一次参与庆典的小女孩。

 

  一只幼熊好奇地看向镜头,母熊则在后面默默注视着它,熊保护幼崽的意识极强。

 

  夜幕下,熊在垃圾堆中翻找符合它们胃口的食物,这是人类为它们准备的“自助餐”。

 

  每到圣诞和新年,来自罗马尼亚各地的人们汇聚到大城市,身穿真正的熊皮在舞台上展示他们的传统舞蹈,希望借此驱散邪灵,迎接新的一年。

 

  荷兰摄影师大卫·哈普(David Hup)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在罗马尼亚遇见棕熊时的场景。

  那是在特兰西瓦尼亚南部,距离布拉索夫大约一小时车程的一个露营营地。傍晚时分,附近的居民陆续聚集到这里。人们闲谈着、喝着啤酒,等待太阳落山,也等待着一场即将开始的盛宴。

  夜幕降临,熊来了。它们缓缓地从林间探出头,熟练地走向营地的垃圾桶开始翻找食物残渣:水果、巧克力、汉堡、融化的冰淇淋和饼干碎……那是人们特意留给它们的“自助餐”。

  一时间,营地沸腾了。人们尖叫着、欢呼着,远近的狗也都狂吠起来。大家打开车灯、点燃烟花,晃动着手电筒,一起观赏这群巨大的、毛茸茸的食客大快朵颐。

  眼前的一切让哈普震惊到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简直是一个疯人院!”

  这是哈普在罗马尼亚的第一次“寻熊之旅”。2017年,他和搭档米歇尔·范·诺彭(Michiel van Noppen)慕名来到有着“欧洲最大棕熊集中地”之称的罗马尼亚。他们走进人迹罕至的森林、山谷,希望能拍摄到一些棕熊的精彩照片,却始终一无所获。直到旅行的最后一天,他们发现了这个营地。

  “在营地的那个夜晚真的可以说改变了我的人生。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必须要把这个故事记录下来。”哈普对《中国慈善家》说。

后院里的熊

  横跨中东欧、绵延1500公里的喀尔巴阡山脉有着欧洲大陆最大、也是最后一片未被破坏的原始森林。这里盛产的山毛榉、橡树和野生果树让罗马尼亚成为了棕熊绝佳的栖息地,官方统计有超过6000只棕熊生活在此。然而,随着近年来各种合法或非法的砍伐,这片自冰河时代结束就存在的森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棕熊的栖息地越来越小,为了寻找食物,它们不得不向山脚下的村庄迁徙。

  自从在营地第一次见到棕熊,哈普和范·诺彭就彻底被迷住了。此后的几年,两位年轻的摄影师利用工作、学业之外的几乎所有业余时间,一次又一次回到这里。

  在罗马尼亚,找寻熊的踪迹并不困难。

  每年的夏季和秋季是棕熊频繁出没的季节。每个夜晚,它们在喀尔巴阡山脉周边的城镇、村庄四处游荡,以人类的垃圾为食,为之后漫长的冬眠积蓄能量。地处偏远的山区,晚间的娱乐活动有限,在为数不多的酒吧和餐馆关门后,垃圾桶附近就成为了镇上最热闹的地方。

  在这里,人与熊之间几乎已经形成了某种默契:“人们通常每天晚上8点出门扔垃圾,那么棕熊就会在9点准时出现。”作为挑剔的食客,聪明的棕熊们很清楚哪里有自己爱吃的食物,“它们几乎每晚都会走同样的路线,会去自己最爱的院子翻找最爱的那个垃圾桶”。

  于是,很多个夜晚,哈普和范·诺彭蹲守在乡间的街道,设置好红外相机,静静地等待着棕熊的出现。

  即便是守错了地方也没关系。狗是他们最好的指引——在特兰西瓦尼亚,几乎家家都会养狗看家护院。“如果有熊出没,狗会第一时间叫起来。先是一只开始狂吠,紧接着你就会听到第二只、第三只……此起彼伏,仿佛一支管弦乐团,然后你循着声音找过去就是了。”哈普笑着说。

  但拍摄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每到一个地方,他们总要先花上好些天观察当地熊的习性:喜欢吃什么,通常几点出没,哪里是最常走的路线……然后在它们的必经之路上精心选择放置相机的位置。“有时候你把相机装好,熊却绕开走了。它们对相机也需要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所以想要拍下好的照片真的很难。”哈普觉得,这是拍熊最大的挑战,“大家都看过棕熊的照片,但我们希望能拍到它们更有趣、更特别的一面。有时候,一张照片可能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

  聪明的棕熊不仅会在垃圾桶里觅食,会绕开隐藏的相机,也会从窗户跳进小学教室,或是闯入居民家中把主人收藏的威士忌喝个精光。

  “本地人似乎已经对这样的生活习以为常了。”哈普曾亲眼看到,一位司机在路上遭遇棕熊,依然毫不在意地下了车,而熊就在距离他两米远的地方走来走去。哈普在阿姆斯特丹一个人口稠密的社区长大,这样的场景是他从未想过的。

  当然,也不总是这样和谐。

  东喀尔巴阡山脉大部分位于罗马尼亚境内,覆盖着广袤的原始森林,这里是欧洲超过半数熊的家园。

  棕熊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尽管如此,它们中的绝大多数亚种高达90%的膳食能量来自植物,如浆果、花草、蘑菇、橡子和松果等。10厘米长的爪子是它们独特的“生存装备”——帮助它们挖掘土壤里的根茎、昆虫和腐肉,打碎蜂巢获得蜂蜜,或是下水捕食鲑鱼。显然,棕熊是喀尔巴阡山脉生态系统中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物种。

  然而,随着棕熊越来越多地进入人类的生活,这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垃圾桶里的美食让棕熊们适应了新的“食谱”,它们愈发对人类提供的食物产生依赖,逐渐失去了在自然界觅食的动力。

  与此同时,长期与人类的“亲密接触”让它们失去了对人类的敬畏,继而变得更为大胆且具有攻击性——农民圈养的牛、羊、猪等牲畜成了它们经常袭击的对象,追击村民、游客的新闻也屡见不鲜。罗马尼亚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共发生了154起熊袭击人类事件,造成158人受伤,14人死亡。

  如今,在罗马尼亚的很多地方,棕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已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不堪其扰的牧羊人不得不将羊群赶到山脊更高的地方,以躲避潜在的风险。为了阻止棕熊进入住宅和花园,有的镇上已经给每栋房屋和垃圾堆都安装了电网栅栏。

人与熊的相爱相杀

  尽管棕熊给人们带来了种种麻烦,但毫无疑问,对罗马尼亚人来说,熊早已是这个国家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的一部分。

  罗马尼亚人与熊的渊源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在罗马尼亚人的祖先、古代达契亚人(Dacians)看来,熊是掌管雷电与天空之神扎尔莫西斯(Zalmoxis)的化身与使者。作为达契亚人信仰中最高的神,他教导人们如何获得不朽和幸福。

  进入中世纪,随着基督教的兴起,狮子作为《圣经》中的动物之王取代了熊原有的神圣地位。在部分教会的宣传之下,熊一度被一些人视为邪恶与野蛮的象征。而另一方面,骑士和贵族们开始将猎熊作为能够证明勇气与男子气概的消遣活动。

  在罗马尼亚北部城市科马内斯蒂一年一度的冬季节日里,身披熊皮的男孩即将登台表演,他的父亲在为他进行最后的整理。这种以“熊之舞”辞旧迎新的冬季传统源远流长,节日中使用的熊皮可能已经有几代人的历史了。

  据史料记载,上世纪40年代,罗马尼亚约有1000只棕熊。游牧民族罗姆人相信熊是可以治愈疾病的“神兽”。他们剪掉熊的爪子、锯掉牙齿,训练熊在集市上跳舞、给人“按摩”——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让熊坐在身上可以治疗背痛,而熊油更是对治疗风湿病有奇效。

  不过,罗马尼亚之所以会成为近代以来“欧洲棕熊密度最高的国家”,除了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还与一个人密不可分,那就是罗马尼亚前领导人尼古拉·齐奥塞斯库(Nicolae Ceauşescu)。

  作为狂热的狩猎爱好者,齐奥塞斯库尤其痴迷猎熊。他下令禁止狩猎,只有他和他的亲信、客人除外。为了猎杀到足够多、足够大的熊,他想尽一切办法扩大棕熊种群,比如在森林里建起投喂站,一天三次喂食捕来的熊崽,等它们长大后再放回野外供他射杀。

  很难说齐奥塞斯库究竟猎杀过多少只棕熊。举行狩猎派对、乘坐直升机高空扫射、用大块生肉做诱饵……他用各种方式提高棕熊的成长速度和成活率,也用各种方式猎杀它们,一天射杀几十只是常事。为了标榜自己的英勇与伟大,他甚至建起了一个狩猎博物馆专门展示那些巨大的熊皮和熊头,今天的人们仍然可以在那里欣赏到他的战利品。在他执政的近25年间,罗马尼亚的棕熊数量翻了一番,超过了7500只。

  在喀尔巴阡山区,人与熊共存了数千年,也相爱相杀了数千年。直到今天,罗马尼亚的许多地方仍延续着以“熊之舞”辞旧迎新的冬季传统。每年12月底,村镇上的男女老少会身披重达50kg的熊皮、戴着熊头,沿街游行,随着排笛和鼓乐尽情起舞。人们以这样的方式驱赶邪灵,祈求新年的幸福和丰收。

  如果说在营地的那个夜晚令人震惊难忘,这样壮观的场面带给哈普的更多是困惑。“一方面,你看到人们以这样古老又独特的民俗仪式表达对熊的敬畏与崇拜之情,所有人沉浸在欢庆喜悦之中;而另一方面,你看到他们身上穿戴的熊皮——那是一只只真正的、死去的熊。这是一种双重体验。”哈普对《中国慈善家》说。

  怀着矛盾又复杂的心情,哈普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切:他拍下了广场上的“群熊乱舞”,拍下了即将登台表演、装扮成驯熊师和小熊的父子俩,也拍下了身披熊皮、第一次参与庆典的小女孩——半梦半醒的女孩以她纯真的、湛蓝色的眼睛,直直地凝视着镜头,这一瞬间让哈普几乎流下眼泪。“这是我最喜欢的照片之一,罗马尼亚人与熊之间强大的、复杂的联结都在其中了。”

一场商业、法律、舆论与科学的博弈

  “一开始,我觉得这只是一个棕熊从森林里出来觅食的故事。一旦开始深入挖掘,你会发现事情远非这么简单。”回顾几年来的拍摄历程,哈普告诉《中国慈善家》。

  近年来,针对棕熊的管理和保护一直是罗马尼亚各界激烈争论的议题。

  自1989年齐奥塞斯库下台后,罗马尼亚对于棕熊的管理不再那么政治化,转而变得日趋商业化。尽管自2007年罗马尼亚加入欧盟后,开始限制年度狩猎配额,每年仍有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狩猎爱好者慕名而来——如今,狩猎已经成为罗马尼亚一项价值数千万美元的产业。

  熊是对食物是有选择性的,它们会翻倒垃圾箱,寻找散落的水果、巧克力和肉……逐渐养成的饮食习惯导致它们变得更加依赖人类。

  2016年10月,罗马尼亚颁布一项法令,禁止了对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动物进行商业化狩猎。此举得到了环保主义组织的支持,却引发了狩猎协会和农牧业经营者的不满。许多人认为,正是这一禁令导致棕熊数量在短短几年内急速上升,越来越多的人熊冲突随之而来,每年有数百名遭受经济损失的农民向政府寻求赔偿。

  于是,政府在不到一年后就修订了禁令,允许在“特定情况下”捕杀棕熊等大型肉食动物(比如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有问题的熊”)。此后,政府批准的捕杀配额更是年年上升。

  当棕熊不再只是生态问题,一切似乎更复杂了。眼下,前罗马尼亚环境部部长、参议员坦佐斯·巴纳(Tánczos Barna)正在推动一项法案,旨在通过恢复基于配额的商业化狩猎以降低棕熊数量:“因为太多人死亡,因为我们支付了太多的赔偿金,因为袭击事件正在增加,我们有责任保护百姓的生命安全。”

  而他的竞争对手则表示,巴纳所在的喀尔巴阡山区是全国最大的狩猎协会所在地。尽管棕熊袭击确实是当地农民面临的严重问题,猎杀棕熊也不过是“顺应民意”,目的是帮助他所在的政党在明年的选举中赢得山区农村选民的选票。

  但猎杀棕熊真的是“顺应民意”吗?近年来,熊与人之间的冲突一直是罗马尼亚媒体上的热门话题,一些有关减少棕熊数量的民意呼声与此不无关系。2022年布加勒斯特大学和罗马尼亚切洛尼亚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媒体上与棕熊有关的新闻是在2016年政府颁布狩猎禁令后才多了起来。这些报道大多聚焦于人熊之间的互动与冲突,却对狩猎、偷猎、棕熊的生态等问题提及甚少,来自科学界专家们的声音也常常被忽略。超过一半的报道对棕熊的描述和态度都偏向负面、消极——即便是在那些棕熊并未造成任何伤害的事件中。

  “公众如何看待棕熊,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促进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共存,或加剧未来的冲突。”研究小组这样写道。

  如果不考虑媒体舆论的影响,通过狩猎控制棕熊的数量能不能减少一些农民们的烦恼?过去20年来,世界各地的生物学家们不约而同地给出了相似的答案:在狩猎盛行的地方,熊会更多地进入人类居住的区域,攻击和冲突更有可能加剧而非缓解。罗马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创始人之一西尔维乌·奇里亚克(Silviu Chiriac)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猎人喜欢在森林深处射杀他们能找到的最大的熊。这基本上是主动选择了猎杀那些最不可能攻击人类的熊,那些从未接触过文明的熊。”

  那么,是不是应该继续加大对狩猎的打击力度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同样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在今天的罗马尼亚,一只棕熊的狩猎许可证能够卖到15000欧元。高昂的狩猎费用一部分会流入林业部门和各种协会,与此相关的食宿、交通、导游、标本制作也为本地居民带来了就业与收入。如果失去了这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当地政府、企业针对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动力只会越来越弱,自然栖息地很可能会因过度采伐或其他人类活动而继续缩小——为了保护棕熊,必须杀死棕熊,这像是某种隐喻,却也是无奈的现实。

  当冲突越发升级,争议年年持续,没有人有完美的答案。也许是时候回到一切的原点了:罗马尼亚的熊是不是真的太多了?

  在一个允许对野生动物进行猎杀的国家,准确统计种群的总量至关重要,但这在罗马尼亚显然无法实现——官方宣称的超过6000只的总数来源于误差极大的统计方法,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认为这一数字被严重夸大了,“可能真实数字低至2000只”,而狩猎团体则认为至少有超过1万只。2021年,政府宣布将采用DNA分析的方法重新对棕熊数量进行普查,但这项工作至少需要耗时几年才会得出初步结论。

  今年10月,哈普即将再次回到罗马尼亚。即便已经拍摄了6年多,他仍然对棕熊的故事充满热情。“如果一定要定一个终极目标,我想我们会一直拍摄到人类找到一个很好的方式,能够真正与熊和谐共处的那一天。那样,我们就可以不只是像现在这样拍下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可以记录下人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

  作者:符遥

  摄影:David Hup、Michiel van Noppen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杨永洁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