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又狠又温柔的游戏玩家,给希望工程捐了个900万
二次元的公益破壁

中国慈善家 · 2023-03-15

希望工程1+1助学项目捐赠页面。

  二次元主动破壁公益行业了。

  近日,《原神》发布了游戏中的新角色迪希亚PV(即预告片)“沙际晨光”。一时间,该游戏玩家开始自发为“希望工程助学1+1”项目捐款,短短5天,捐赠额就超过了240万元。

  3月1日,“希望工程”公众号发文感谢《原神》游戏玩家,并表示“希望工程1+1助学行动”500万元众筹目标完成。随后,“希望工程”将此项目筹款额调整为1000万元。目前捐赠额仍在持续增长,截至3月14日,已筹款超过860万元。

  对于这一现象,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谢琼感到“非常振奋”。她表示,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之下,公益慈善已从现实延伸至网络虚拟社区,网络慈善具有无限潜力。“不过,这次更多是游戏二次元玩家主动向公益行业伸出了橄榄枝,距离公益行业真正想要破壁二次元甚至更多次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偶然与必然

  用游戏玩家的话来说,这次发布的新角色迪希亚是个“又狠又温柔”的角色。她出身沙漠,长大后是个靠武力谋生的佣兵领头者,但她不会单纯为了钱就做违背自己原则的事。PV中,迪希亚将一个沙漠孩子送到须弥雨林地区的收养机构,并捐出存款建立基金,用于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基金起名为“希望之壁”,按照迪希亚的解释,墙壁的本意不是阻挡,而是保护。

  这和现实中的“希望工程”无论从名称到内容,都不谋而合。希望工程是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1989年发起的助学项目,为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学习、生活费用的资助,大眼睛女孩照片,更是让这一公益项目闻名全国。

  一场二次元和公益之间的跨圈牵手一触即发。

  首先触动玩家的,是迪希亚这个角色设定本身。此次参与捐赠的《原神》游戏玩家明六壹希望自己未来可以像迪希亚一样,“成为强大独立的女性,不被传统的框架所束缚,并且有能力保护自己、家人和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

  不过,看完PV的明六壹还未将内心触动转化为捐赠行动。游戏新角色迪希亚PV发布后两三天,明六壹在小红书刷到其他玩家在“晒”捐赠证书,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表达方式。作为“00后”,明六壹还是第一次听说“希望工程”这个老牌公益项目。

  究竟谁是第一个发起捐赠的玩家、捐赠是怎样初成规模的,现在已无从考证。当明六壹打开希望工程助学1+1项目捐赠页面时,“捐赠人士”那一栏滚动的已全是各种迪希亚角色相关名字,头像也清一色是游戏中的图片,捐赠额则是6.48元、64.8元或648元——648元是游戏中玩家一次充值的最高限额。“一看就是‘自己人’。”

  而看到这么多“自己人”自发献爱心,有种游戏里的老玩家无偿带“萌新”的感觉,又有善心又有凝聚力。这也成为很多玩家加入捐赠的原因之一。

  明六壹发现,捐赠渠道有“个人”和“团队”两个选项。为了寻找归属感,第一次参与公益的明六壹想通过“炽鬃之狮”团队进行捐赠。“炽鬃之狮”是迪希亚的别名,这个团队同样也是由无法追溯源头的某玩家发起。点击“加入团队”后,她摸索了好一会儿才弄明白如何捐赠。捐完后,担心其他玩家也会出现和她一样的状况,明六壹还自发制作了关于如何准确进行团队捐赠的视频上传b站,浏览量很快就接近6000。

  实际上,这款《原神》游戏中不止迪希亚一个具有公益色彩的角色在内。在这个游戏中的“须弥岛”上,角色提纳里的PV涉及了乡村振兴,角色海哥的PV提及了读书公益计划。有玩家称,这简直是“须弥系列公益宣传片”。

  而现实中,《原神》游戏的制作公司米哈游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米哈游”)也在公益领域多次开展活动,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了“薪火公益计划”,关注与支持国内青少年教育发展,目前已落地2期,项目内容涉及在青海省互助县巴扎乡中心学校建造卫浴设施,完善校园生活条件等。

  所以,这次的玩家自发捐赠事件真的只是偶然事件吗?

  “由于这是玩家自发的捐赠行为,公司不便做过多回应。”米哈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慈善家》。她介绍说,近几年来公司除了“薪火公益计划”,还开展了包括《原神》联合支付宝推出低碳出行行动、向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捐赠资金“送法进校园”等活动。

  “从名称到内容,再到玩家纯自发捐赠的行为来看,确实是一次偶然事件,但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以及处于其中的设计团队都是相互影响的,所以这是一次偶然与必然相结合的事件。”谢琼表示, 迪希亚角色和须弥岛的设计理念有诸多贴合现实之处,不难发现该游戏的设计师或设计团队是具有公益理念的,而这份公益理念应该也是受了现实中公益慈善的影响,加之人物角色的设计符合人性的复杂性,甚至还夹杂了“侠气”,也符合我们的传统文化,必然成分不可或缺。

  游戏玩家自发为“希望工程1+1”助学项目捐款。图为捐赠者晒出的捐赠证书。

多元化捐赠

  “此次捐赠事件也凸显出,互联网思维有助于公益行业发展。”谢琼认为,以往在讲项目故事、进行项目设计时,以“惨”“苦难”“贫困”作为引发共情的叙事文本吸引力正在减小,此次迪希亚角色“有力量做出改变”的叙事设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认可。

  实际上,许多资深游戏玩家已经将游戏+公益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了。沈单就是这样一位玩家,今年28岁的她自称“社畜”,早已通过游戏做过数不清的公益,对于哪个游戏做过哪几个公益项目如数家珍。她告诉《中国慈善家》,米哈游另一款游戏《崩坏3》早就出现过“希望工程”的活动页面,《未定事件簿》在游戏一周年给4个主角过生日时,发起了几块到几十块的礼包,玩家购买后会获得游戏里的“点卡”,然后公司把这笔钱捐出去,她记得那年米哈游筹了三十几万,后续还详细公示了进展。

  也有玩家带动游戏公司加入公益行动的事件。疫情时期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经营困难,玩家就自发组成“有爱玩家团队”给动物园捐赠,‍每人捐50元,合力认养了一只动物,后来游戏公司知道了这件事,也加入了进来。

  这么多年在游戏中做公益,沈单说玩家之间自有一套辨别捐赠项目好坏的标准:首先,同一个游戏的玩家或公司宣传的公益项目会得到更多认可,因为彼此认同,会有一种游戏情怀在内,只要认可了,便会自发加入和推广,像这次,就有玩家后续自动做“希望工程”项目进展视频。

  其次是要公开透明,后续进展要跟上,体验好的项目一般会展示捐赠人的游戏区服账号、支付宝付款账号。沈单曾通过某电商平台捐赠过几次,体验很不好——后续没有进展情况,还每月发短信提醒捐赠。

  “可以看到的是,网络慈善的方式越来越多元了,做公益几乎成为一种获得快乐的生活方式,不止能捐钱,也能捐行为。拥有更多技术和公益慈善理念的新青年是公益慈善的主力军,他们的公共意识更强,可以通过共同的爱好、话题,迅速结成社群,共同推动公共领域议题发展。”谢琼说,公益行业应该真正“看见”新生代潜在参与者的这些特点,改变网络游戏只会损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刻板印象,发挥“玩家”的积极、正向影响力。

希望工程官方发文感谢原神玩家。

还是“希望工程”

  谢琼认为,这次的二次元捐赠事件不仅让人感受到网络慈善的潜力,也看到了网民越来越强的慈善意识和行动影响力,而此次在游戏设计中融入公益元素的企业,也应“记上一笔”,“当商业向善成为一种潮流,会以更加独特的设计方式潜移默化影响公众参与公益。”

  但她同时表示,“如果以‘圈’这个词汇来简单贴标签,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次是二次元玩家主动‘破圈’的,公益圈显然还没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些瑕疵也给这场捐赠带来些许遗憾,例如,有玩家表示,带着兴奋和感动前去捐款时,捐完发现银行卡显示扣款了,希望工程页面却没反应。这名玩家以为自己遭遇了诈骗,开始通过微信后台、12345等各种渠道反映情况。两天后,希望工程页面才显示捐赠成功。这名玩家把遭遇发在了网上,跟帖人众多,都是同样的状况。此外,当众多捐赠者涌入后,希望工程官网和公众号等多渠道接连多天处于崩溃状态,无法加载。

  2022年,由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中国慈善家》杂志社、腾讯公司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腾讯公益共同发布的《中国公益慈善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公益数字化程度总体上依然滞后、缓慢,目前在数字化上高速发展的主要是拥有技术优势和平台优势的“集团军”,大部分公益慈善组织的数字化发展都较为缓慢。

  “不管公益慈善领域是主动迎接还是被动跟上,公益数字化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目前大部分公益慈善组织还未充分意识到数字化的影响,欠缺顺应潮流的思维和能力,加之公益数字化成本高、见效慢、人才短缺,整体处于落后状态。”谢琼补充道。

  在这次的二次元捐赠事件中,“希望工程”再度出圈,但公益行业内如“希望工程”般屡次出圈的项目并不多,这次捐赠事件的热评里也有一条高赞评论写道:“虽然玩家的行为暖心,但我实在对国内公益机构没什么信心。”下面有人回复道:“希望工程应该没事,是国家的。”

  对此,谢琼坦承,这个事件印证了“希望工程”多年来的品牌影响力依然屹立,但也不得不承认,拥有类似品牌影响力的公益项目还很稀少,公益慈善的公信力还不足够,仍需国家背书,公众对公益慈善行业也并不完全放心,还无法达到“想捐就捐”的理想状态。

  “未来,公益行业还需要提高公信力,打造更多更有品牌影响力的公益项目,提高公益数字化水平,掌握互联网思维,拥有数字化能力,才能主动破更多‘圈层’,在下一次浪潮来临时,接得住各个次元的爱心与热情。”谢琼说。

  (明六壹、沈单皆为游戏玩家化名)

  作者:陈柯宇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