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
这位热点公益人说,他最近在看《跟胖东来学经营》
公开透明是最好的倡导,真诚是一个必杀技。

中国慈善家 · 2025-01-16

  梁海光最近火了。

  在2024年11月底举行的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上,梁海光作为年度观察嘉宾发表了演讲。他往台上一站,从儿慈会事件引发的信任危机开始,滔滔不绝地给大家讲“中小型公益组织如何在信任缺失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15分钟的演讲,全都是发自内心的言语,没一句废话,“我们草根组织不是一个简单的执行机构,也不是廉价的劳动力”“对于公益组织来讲,最核心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是执行别人交付我们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做到言行一致,这个信任就可以建立起来”……

  来自一线机构负责人的真心话,获得了一大片掌声。

  作为广州市海珠区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简称“满天星公益”)的创始人兼CEO,梁海光非常注重交流和沟通,包括和捐赠人、合作伙伴的有效沟通。到杭州开会两天,他就抽时间把当地所有的捐赠人都访了个遍。来北京接受《中国慈善家》采访的前一天,他在广州还接待了一批项目落地区域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校长组成的参访团,带着大家走访项目点。

  梁海光说,他最近在看《跟胖东来学经营》,希望从这本书中学习更多方法,丰富自己的营销能力。

  他所相信的好的“营销”,实质就是一种沟通、倡导、传播,它以真诚为底色,就像他在演讲中说的那样,“真诚是一个必杀技”。

让阅读有力量

  满天星公益专注乡村儿童阅读推广,主要围绕提供阅读资源、打造阅读环境、组织阅读活动和培养有阅读协作能力的教师开展服务,提高乡村儿童阅读品质。

  梁海光从小喜欢阅读,笃信阅读的力量。上大学的时候,他在学校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创办了学校的读书社团,寒暑假期间还到乡村学校开展支教。

  梁海光在支教的时候发现,在乡村学校里,图书的种类特别少,阅读条件也很简陋,建一个图书馆对于乡村学校而言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即便是在条件好一些的学校,图书馆往往也是被设在偏僻的角落里,藏书质量参差不齐。

  于是,一个念头冒出来了:他要为乡村孩子建立一个藏书丰富、环境优雅、真正适合儿童阅读、能够提供丰富阅读活动和课程的高质量图书馆。

  从这个愿望出发,就有了2012年成立的满天星公益。梁海光带着团队考察了多所学校,最终选择了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大湾镇中心小学作为第一个项目点。在那里,满天星公益提供了适合师生阅读的图书,以及书架、阅览桌椅等设备。直到现在他还清晰记得,图书馆正式开放那天,几十个孩子早早地站在门口,等着他来开门。

  建图书馆这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把图书馆用好用活。孩子们很容易被手机和电子游戏诱惑,尤其是乡村里缺乏大人有效陪伴和引导的孩子,更是容易沉迷于刷手机、玩游戏。所以,要想办法吸引他们把注意力投向书籍。

  “有好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好玩的活动,而且还要有好的老师去支持和陪伴孩子阅读成长,这样项目才能够真正发挥它的价值。”梁海光告诉《中国慈善家》。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东成镇中心小学满天星公益图书馆,孩子们涌入图书馆,走进知识的海洋。

  针对图书馆的运营,满天星公益团队研发了一个云端借阅系统,给学校相关老师赋能,让他们成为图书馆馆长,同时也培养学生成为管理小助手,让图书馆得到充分的运营。

  为了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满天星公益设计了班书共创活动,让老师组织班级学生共读主题图书,集体创作一本属于班级的图画书。满天星公益会组织评奖,获奖的班级会得到奖品激励。

  满天星公益希望通过班书共创活动,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和创作的自主性和想象力。此外,这种方式也可以缓解乡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老师没有很多精力策划组织阅读推广活动的困难。

  在2023年的班书共创活动中,广东、贵州两省6个县域共有1196个班级报名参与并提交了1210份作品,汇聚了52631名学生的创作。

  “只要给孩子们机会,他们就会给你惊喜,让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这是我们做阅读推广特别开心的地方。”梁海光说着,向记者展示了一本班书,那是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长江镇秦丽璋纪念小学六年级(1)班创作的《森林里的图书馆》。孩子们以剪贴纸的方式,呈现了他们的奇思妙想。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东成镇中心小学,老师为学生上阅读课。

  满天星公益会把评选出来的优秀班书作品印刷制作成精装本,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创作变成实体的肯定。这些获奖作品也会在项目合作县域学校及当地公共图书馆中进行联合巡展。

  优秀班书作品还转化成电子版在线上展览,让更多人看到乡村儿童眼中的世界,也让公众更多关注到乡村儿童的需求。

真诚面对“理性质疑”

  除了对学生的阅读支持,满天星公益也面对老师开展赋能培训。在团队中,有六人全职从事课程研发和教师培训工作,通过组织书友会活动和教师示范课,为老师提供专业指导。

  对于每一个满天星公益图书馆,团队设立了三年的项目期。他们会定期回访、干预和升级,以保障项目达到自主运营的标准。待图书馆运营稳定之后,再完全移交给学校。

  在梁海光的观察中,图书馆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校长和学校管理团队对于阅读的认知。这也是满天星公益图书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项目初期,满天星公益团队就会投入大量时间和相关学校的管理团队进行沟通,确认他们是否真正认同阅读的价值,并愿意长期积极推动阅读活动。

  他们还发现,如果学校推动阅读取得一定成效之后,会作为一项工作成果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汇报。也就是说,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推动阅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于是,满天星公益团队就把倡导的范围拓展到教育主管部门。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流动书箱书库,学生们在蓝色的主题书箱里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图书。

  如今,满天星公益和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开展合作,共同规划年度的阅读推广计划,并发起、成立县域儿童阅读推广联盟。在这方面,他们甚至还争取到了地方的预算支持。

  “现在我们一共有9个县域阅读推广联盟,仅靠我们一家公益组织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当地政府也真正重视并投入人力物力,项目才能扩展到更多的学校,惠及更多的学生。”梁海光说。

  争取更多人的支持,还在于提升机构的透明度,让大家看见你做了什么,以及你是怎么做的,钱都花在了哪里。在满天星公益官网上,会及时、详尽地发布项目活动内容、捐款明细、财务月报等信息,还对徒步筹款、阅读夏令营等项目进行了公示。

  记者注意到,公示的信息里还包括7个已暂停运营的项目内容。梁海光告诉《中国慈善家》,不是每个公益项目都会成功,每个项目都有可能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某种原因干扰阻滞而做不下去。对于失败的项目,公益组织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真诚地向捐赠人等利益相关方以及公众进行报告和解释,而不是试图掩盖失败的事实。

  “满天星公益有可能会把项目做砸,但是做砸了之后我们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要对善款负责,把资源给到需要帮助的人。” 梁海光说。

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东成镇东瑶小学满天星公益图书馆,学生们互相分享知识。

  2022年4月,腾讯公益举办了首届公益股东人大会,这是腾讯公益在推动透明公益方面的一次创新尝试。满天星公益作为第一个主动“吃螃蟹”的机构,率先在线上召开了公益股东人大会,梁海光端坐台前直面大家的询问和监督。让他感到特别欣慰的是,这次大会让满天星公益得到意外的收获,不仅公益图书馆项目得到了有效传播,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会后还筹得善款4万多元。

  2024年9月,针对外界对满天星公益图书馆运营中的图书采购标准等相关疑问,梁海光专门发动共创伙伴一起对问题进行了梳理,统一做出回应解答。在他看来,通过回应这样的“理性质疑”,机构可以加强和公众的沟通,并进一步做好倡导宣介。这同时也是机构发现自身问题、持续改进的宝贵机会。“如果有问题,改正就好了。”

寻找志同道合的人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134个满天星公益图书馆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落地。梁海光也希望,通过久久回响计划,能够构建起更多的连接,让满天星公益图书馆项目被更多人看见,也让公众更多地了解乡村儿童的现状,参与改善乡村教育的困境。

  在他看来,好的项目倡导,不需要渲染悲情,而是通过真诚的呈现来激发善意。此外,公众参与的门槛一定要放得比较低,让大家有意愿而且很容易就可以随手转发关注。

  目前,满天星公益设立了品牌传播部门,有三位全职人员从事倡导传播工作。除了乡村孩子们的阅读故事,他们还很重视挖掘教师群体的故事,展示他们的付出、成就和面临的难题,让他们的努力被更多人看见。

  “我们不应该以机构自身为核心自说自话,而是让每一位参与者因了解而信任,进而成为品牌故事的传播者。只有这样的传播才能抵达人心。”梁海光说。

满天星公益创始人兼CEO梁海光。摄影/本刊记者 张旭

  2024年,一位来自云南大理的捐赠人找到梁海光,希望每年捐赠二三十万元支持满天星公益图书馆在云南开展的项目,想以此回馈乡梓。满天星公益团队不遗余力地在云南替他寻找合适的学校,和他一起去探访和考察。但遗憾的是,由于目标学校对公益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不高,并没有意愿和能力真正用好这些资源,最终没有通过项目评审。但在这个过程中,这位捐赠人逐渐理解了满天星公益的理念,不再坚持要把钱用在云南当地,而是愿意支持满天星公益在云南之外的项目。

  这件事情给梁海光的启发是,在倡导传播方面,不应该把筹款多少、捐赠学校和资助孩子的数量进行强关联,他们重点要做的,是吸引更多人一起做推动儿童阅读推广这件事。也就是说,扩大声量,扩大公众参与,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这种通过深入参与和了解后发生的观念变化,以及对我们产生的信任,会让他认同我们的理念和使命,成为我们的同行者。我们要影响这群人,找到这群人。”

  作者:万小军

  项目统筹、视频策划:周维

  视频导演:王冬

  海报设计:彭浩风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除署名外)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邱宇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5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