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慈善研究院
郑功成:从一个新概念到一种新生态

中国慈善家 · 2025-09-18

 

编者按

在数字化浪潮重塑公益生态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的传统范式正被中国实践赋予全新内涵。在8月11日由《中国慈善家》杂志社与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共同主办的“再升级:企业公益数字化的创新与协同”沙龙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作题为《从一个新概念到一种新生态》的主旨发言,系统阐释 “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 这一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强调这一范式突破商业逻辑的单一视角,将社会价值创造升华为企业核心使命,标志着企业从被动担责迈向主动创造的历史性跨越,更依托中国制度优势与共同富裕目标,为全球贡献兼顾效率与公平的“中国方案”。

以下是发言全文,经郑功成教授本人审定并授权发布。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沙龙活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从一个新概念到一种新生态。

新概念就是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这个概念的提出就是一个大的突破。在西方来讲,更多是讲社会责任。但是社会责任是基于商业的视角,社会责任的历史脉络是基于强大的外部压力而不得不采取的内部行动。早期资本主义企业原始积累的时候,一定是以牺牲社会价值来谋取自己的商业价值的。在工人阶级的长期抗争下,才开始有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没有工人阶级的斗争,资本主义的企业是不会自觉的承担社会责任的,而没有法定的劳动标准与社会保险,劳资之间的尖锐矛盾也是无法化解的,因此,早期企业的社会责任讲的是企业内部对劳动者权益的重视与保护。

到后来,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高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点是考虑消费者与利益相关方。从雇主责任的过错责任到严格责任,从产品责任的过错责任制到严格责任制,所体现的都是基于劳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收益与责任逐渐平衡的理念不断进步的,它表现出被动性,这就是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脉络。20世纪下半叶,因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后果严重,保护环境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企业作为对环境造成损害的主要责任方,亦开始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从而使企业社会责任进入了新的阶段,但其底层逻辑仍然是基于收益与责任的平衡,以及对社会反映的回应。

所以,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我个人认为是一定要考虑它的历史含义的。直到今天,西方企业所论的企业社会责任,还是基于商业的视角看问题的,这一百多年来并未改变。

中国的企业提出“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新概念,已经超越了商业的视角,增加了社会与公共利益的视角,不是满足于企业收益与责任的平衡,而且主动追求创造社会价值,所以我说这个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我特别认同企业创造“社会价值”这个词,它高于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境界,我们不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而是基于内生的动力;我们不是被动的适应社会环境,而是主动的改善社会环境;我们不是消极地应对挑战,而是积极地参与解决社会问题。所以,我把它称之为共享主义的新概念,是共享文明的具体体现。

这个新概念带来了企业发展的新理念,并在向其他领域扩散。我近几年调查发现,企业社会价值创新,强调的是企业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融合,我把它称之为“两价融合”,企业的实践发展则表现为“双轮驱动”,要实现的是“双可持续”,而我们一般研究企业的来讲,更多的是讲商业价值可持续,研究社会价值者更多强调的是社会价值可持续,而在这个新理念的指引下,企业要实现的是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双可持续”。

从“两价融合”到“双轮驱动”两到“双可持续”,我把它称之为中国社会主义企业或者中国特色企业的新特质,中国的企业正在开创着人类企业制度文明的新境界。这个新理念促使企业更多考虑参与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进而与公益慈善事业以及各界多方共创解决社会问题方案,企业和公益慈善呈现出良性的互动景象,这是我看到的又一个新的领域,即从公益方面实现多方共创。如果说中国的一批先行企业的新发展理念是“两价融合”“双轮驱动”“双可持续”,那么,公益慈善领域的新发展理念则是“共创”“共益”“共发展”。

由新概念带来新理念,最后带来的是新的社会生态。这个新的社会生态就是以创造社会价值为共同的使命,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各界各方,都是以创造社会价值为共同使命,以多方协同为共创桥梁与载体,我看到了这个生态圈正在形成。从企业和社会、企业和慈善公益的良性互动开始,正在形成一个跨行业、跨界别、跨群体的社会共享新生态,进而助力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可以肯定,这种共创共益的社会生态在我们国家完全有可能走向成功,有可能持续升级、持续发展,因为我们中国为实现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提供了最好的土壤,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就是共享主义,所以这个土壤非常丰厚,而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追求,既为企业、公益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指明了方向。尤其难得的是,中国的企业有觉悟,民营企业确实具备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人企业,而是注入了中国现行制度与文化的元素。我们从以西方为师,学习现代企业制度、学习西方的公益事业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到现在自主探索企业创造社会价值的发展新路,先行者就是先觉悟者,他们已经走过了白手起家的阶段,正在做着开创新境界的探索。

腾讯是一个伟大的企业,不仅因为提供了普惠十多亿用户的微信产品,给当今世界带来了便捷的服务与各种新体验,而且率先以不凡的行动在多个领域创造社会价值,实质上促使企业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今天我们参观了伊利,伊利也是伟大的企业,能够在奶业行业引领亚洲,在世界上排名靠前,用健康的产品造福亿万人民,同时进行着社会价值的创造,从而同样是伟大企业的一份子。中国的一批先行企业,已经以自己的觉悟和积极行动,正在形成一种“势”,这种“势”表明了中国企业将来是以新理念、新目标、新创造的集群的形式走向世界。

还有一个可以为我的论据提供支撑的是,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与全面发展为企业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它使多方协同共创更有效率、更有高度、更有品质。中国的数字经济现在跟美国能够并行,在应用方面可以说是无出其右。

所以在中国,不管是企业也好,公益组织也好,实现可持续社会价值的创造、创新,具有着最肥沃、丰厚的土壤,我相信新的以共创社会价值为共同使命的生态圈一定会不断地扩展、升级,并持续为我国的企业、公益组织和百姓带来益处,也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提供持久、有效、有力的支撑。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5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