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马拉松“高价慈善跑”,善款去向不明
‘公益名额’的公益属性和善款去向不明

中国慈善家 · 2025-08-18

 

 

5000元!这是2025上海马拉松慈善跑的报名费,创下历史新高。

在全民健身热潮中,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最新数据显示,国内超大型马拉松赛事报名人数已突破百万,热门赛事参赛名额一券难求。有人开玩笑说,马拉松赛事中签率甚至低于名校录取比例。

在此背景下,一些赛事组织方推出了“公益名额”,其报名费是普通报名费的数十倍。而细究这些“公益名额”的公益属性和善款去向,则往往是一笔糊涂账。

 

高价“公益名额”受热捧

“我真的太想参加这场马拉松了,普通报名没中签,看到公益名额虽然贵,但能保证参赛,就咬咬牙报名了。” 马拉松爱好者陈先生告诉《中国慈善家》,他为了一场热门马拉松赛事的公益名额,支付了高达3000元的费用。这个报名费被标注为“捐赠款”。

像陈先生这样的跑步爱好者不在少数,他们几乎逢赛事必报,但屡试不中。在这次花高价获得“公益名额”之前,陈先生这几年先后报名了8场赛事,但无一中签。

马拉松赛事普通名额通常“秒没”,而即便是“公益名额”,也是奇货可居。以2025年成都马拉松为例,500个“公益名额”在开放报名后,仅用时93分钟就全部报满。2025年无锡马拉松将“公益名额”从之前的500人增加到1500人,结果在开放报名的短短5分钟内便被一抢而空。

这些“公益名额”的报名费从千元到数千元不等:兰州马拉松1000元,成都马拉松1500元,无锡马拉松1600元,北马、广马、厦马、深马都是2000元,武汉全程马拉松则是2199元。

 

2025上海马拉松报名须知界面上,报名费注明为捐赠费。图/上海马拉松官网
2025上海马拉松报名须知界面上,报名费注明为捐赠费。图/上海马拉松官网

将在今年11月举行的2025上海马拉松赛事,其“公益名额”从去年的800个增至1000个,价格从去年的3000元涨至5000元,相较于200元的抽签价,溢价了25倍,创下了国内马拉松“公益名额”报名费的新纪录。

作为世界田联白金标马拉松赛事和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上海马拉松备受关注,中签率极低,2024年全程马拉松中签率仅11.2%。2024年推出了800个“公益名额”,每个3000元,不到2小时就被抢光。

 

钱去哪里了?

“公益名额”的报名费往往被注明为“捐赠费”。2025上海马拉松赛事主办方表示,“所有公益报名费都将捐赠至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设立的上马专项基金。”

上海马拉松在2015年成立了上马公益专项基金,由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管理。在2024年的上海全程马拉松赛事中,开放“公益名额”800个,报名费也改为“捐赠费”,3000元/人,筹集善款总计240万元。

然而,《中国慈善家》记者在慈善中国和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官网上,均未查询到 2024 年善款进展公示。

慈善中国平台上的信息显示,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的公开募捐备案和慈善项目中,和上马公益有关的有两项内容。第一个内容是“上马公益学校”,2024年11月25日至2024年12月5日,互联网公开募捐收入240万余元。从截至目前的公示结果看,已支出100万元,上马公益学校项目初步确定选址在贵州织金县开展援建,预计2025年9月完工。但100万元的具体支出缺乏明细。第二个内容是“上马公益,云南省弥勒市第三中学羽毛球援建项目”,该项目募捐金额为零。

《中国慈善家》记者追踪多个关注度较高的马拉松赛事通过“公益名额”筹得的善款去向,发现普遍存在善款公示不完善、公示渠道不明确、进度查询不便捷等问题。

2024北京马拉松开放200个公益名额,报名费为2000元。赛事官网明确 “公益报名费全额捐至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赛后公布流向”,但截至2025年8月15日,赛事官网和基金会2024 年度审计报告均未显示善款后续进展。

2024 厦门马拉松承诺 “(公益名额)报名费捐赠给厦门市马拉松公益基金会”,但该基金会网上公开的信息十分有限。在慈善中国平台,该基金会的2024年度工作报告中,2024年度的捐赠收入为零,2024年度审计报告无法查看。

2024深圳马拉松首次开放500个“公益名额”,费用为2000元/人,共计筹得善款100万元。官方表示公益名额所筹款项注入深圳市慈善会下设的“美好生活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深圳及欠发达地区文体慈善事业发展。

 

记者查询深圳市慈善会2024年度工作报告发现,这笔善款并没有具体体现,只是在“拓宽筹资渠道”中提及此事。在慈善中国平台上,美好生活发展基金项目实施情况介绍中,目前执行的3000余万元全部属于“直接或委托其他组织资助给受益人的款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支出。在深圳马拉松官网上,对“公益名额”所筹善款去向也没有后续说明。

《中国慈善家》记者采访多位获得“公益名额”的马拉松参赛者,他们基本上认为自己是通过购买行为获得的入场券,并不了解其所缴纳的报名费属于“捐赠”,主办方也没有发布任何信息让他们了解“公益名额”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更不用提这笔钱到底花在了哪里、帮助了谁。

 

如何实现马拉松赛事的公益性?

作为一项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赛事,如今的马拉松赛事已经超越了单纯体育竞技的范畴,承载着多元的社会价值。

不少马拉松赛事嵌入了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元素,通过赛事对相关议题进行了宣传倡导。马拉松赛事还成为了关爱特殊群体、促进社会融合的重要平台。比如2024重庆马拉松赛场上,有视障人士组成的战队;2025 年北京马拉松,则有一个“抗癌勇士跑团” 的参与。

还有一些赛事确实通过设置公益名额,携手广大马拉松爱好者对困难群体进行帮扶。比如2025 年石家庄马拉松赛,主办方携手石家庄市民政局,特别设置了100个公益参赛名额,所筹善款定向用于为井陉、平山等县区乡村学校购置体育器材。

红十字国际学院公益跑团团长、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杨振中告诉《中国慈善家》,马拉松赛事通过创新的方式参与公益事业值得肯定。而善款的透明是赛事主办方与公益机构合作的生命线。作为赛事组织方和慈善机构,应将善款流向及项目进展反馈给捐赠人,让善款流向有迹可循、经得起检验。

北京中银(深圳)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刘国梁律师认为,有些马拉松赛事组织者缺乏足够的公益意识和规范管理的专业能力。此外,马拉松赛事与慈善组织构之间的合作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问题的发生。

刘国梁指出,如果赛事主办方以“公益捐赠”为名收取参赛者的高额报名费或“捐赠费”,由于它并不是慈善组织且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所以这种行为存在非法公开募捐的法律风险。

主办方可以采用“善因营销”的方式避免法律风险。现行《慈善法》对此有明确规定: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开展演出、比赛、销售、拍卖等经营性活动,承诺将全部或者部分所得用于慈善目的的,应当在举办活动前与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签订捐赠协议,活动结束后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并将捐赠情况向社会公开。

“如果主办方收取参赛者的报名费,再按照事前承诺,捐赠给正规的公益机构,这样就规避了一些法律风险,也达到了善因营销的目的。”刘国梁说。但他也强调,善因营销也需要签订捐赠协议,善款去向要明确地向社会公开。

在一些赛事中,参赛者获得“公益名额”之后,这个报名费被标注为“捐赠款”。那么,参赛者可以向主办方或与其合作的公益组织索要捐赠票据,用以抵扣个税。

但刘国梁也提醒说,在善因营销中,赛事主办方是捐赠人,公益名额跑者向主办方交的是报名费,参赛者无法拿到捐赠票据。

如果参赛者想获得捐赠票据,则需要赛事主办方明确部分名额参赛者需要有捐赠记录或志愿服务时长才符合报名条件。参赛者可以向指定慈善组织完成捐赠,然后直接向慈善组织索取公益捐赠票据并作为报名材料提交主办方审核。赛事主办方也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公开募捐,慈善捐赠直接由慈善组织收取,但必须依法完成公开募捐备案等相关手续。这样,参赛者也可以获取捐赠票据。

 

作者:温如军

图片来源:IC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张旭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5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