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到北京工体,踢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
做人生的一匹黑马

中国慈善家 · 2025-11-07


11月1日,北京工人体育场,冠亚军争夺战,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的队员们庆祝进球。
11月1日,北京工人体育场,冠亚军争夺战,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的队员们庆祝进球。

 

11月1日晚上,北京工人体育场外寒风袭人,场内观众有不少已是羽绒服加身,场上短袖短裤的孩子们却挥汗如雨,激情奔涌。这座国际标准专业足球场当晚正上演着“2025东润杯·全国青少年足球总决赛”的夺冠之战,舞台的主角是来自石家庄和成都两所高中的球队。

石家庄二中实验学校很快攻入一球,随后被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扳平、反超,就在希望渺茫的终场哨响前,他们力挽狂澜,并在点球大战中实现翻盘,捧起冠军金杯。

坚持就有希望。这是足球少年的切身体会,或许也是未来伴随他们一生的精神鼓舞。场上的这两支球队,在过去一周的时间里,一路过关斩将,从来自全国的20支球队中脱颖而出,最终站到了领奖台上。

就在5天前,10月27日,第二轮比赛结束后,20支球队成员在主办方东润公益基金会(简称“东润”)安排下,参观了北京工人体育场。这是全国足球少年心中的足球圣地,如果能在工体的绿茵场上踢上一场球,那就真是圆满了。为了这个梦想,少年们拼尽全力。

而这,也正是东润公益基金会创办人孔东梅的办赛初衷——不仅是为孩子们提升技术水平、开阔视野,更要锤炼坚忍不拔、团结一心的精神。她说,这份力量远超竞技本身,无论未来上什么学校、从事什么工作,足球所赋予的勇气与信念会激励他们前进。

“所以,一定要打比赛,把奋勇拼搏、永不言弃的足球精神激发出来。”孔东梅说。

以比赛撬动足球教育

今年是“东润杯”举办的第三年。自2023年在江西、湖北等省份启动,到去年在海南海口首次增设总决赛,再到今年总决赛移师首都,“东润杯”的影响力迅速扩大,赛事规模与规格也在逐年提升。

2015年成立以来,东润一直以推动青少年成长与发展为主要方向,形成了启航助学、美育、体育、救灾、抗疫等项目版块。体育公益是其公益版图的最新一块拼图,却很快成为覆盖范围最广、话题度最高的一个版块,尤其是青少年足球项目,又成为了这个版块的核心内容。

随着乡村振兴事业的推进,乡村教育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完备,但东润团队调研发现,乡村儿童的素质教育还有明显的短板。为了支持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东润从“启航奖学金”开始,逐渐铺设了一张覆盖全国26省(自治区、直辖市)324县的公益网络,其中涵盖160余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先后在美育、科学、阅读和心理等方面进行扶持,提供教学资源。

10月28日,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8进4比赛,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对战东莞电子科技学校。
10月28日,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8进4比赛,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对战东莞电子科技学校。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古罗马诗人朱维纳利斯说过,“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东润团队认为,要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体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抓手。于是,从2023年开始,通过奖教助学业已形成的公益网络,东润开始着手推动实施体育项目。

他们从足球入手。早在2021年的时候,当“启航奖学金”深入到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时,项目组遇到了红星女子足球队。这些在高原上踢球的藏族小学生,没有像样的场地和器材,还要面对多变的气候,却一直坚持了下来。于是,东润公益基金会第一次资助了校园足球,帮助球队在日后的全省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正式开启足球项目之前,东润团队考察了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日本高中联赛,以及领跑全球的欧洲青训体系,发现“以赛带训”是打牢足球基础的关键抓手。在我国,全国性大赛起步较晚,比如作为顶级赛事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青赛),也才刚办了3年。

正是看到这一点,东润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孔东梅决定,为中国足球的希望之火添一把柴。“那段时间,理事长经常和人聊足球,她是决心要把青少年比赛做起来。”东润秘书长李扬告诉《中国慈善家》,“理事长特别重视对孩子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以及抗挫能力的心理培养,认为足球这项大团队运动最为适合。”

围绕着比赛这个项目的核心,还要配套以一系列的帮扶内容。三年来,东润携手一些热心企业,出资购置训练服和训练器材,免费发放给乡村学校。迄今已经累计捐出球服一万多套、足球近六千个。

给了设备和器材之后,东润又发现学校最缺的是体育老师,更别说是专业的足球教员了。于是,东润又组织了全国20多所高校参与进来,先后遴选了200多名体育学院足球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集中进行相应的教学培训,然后让他们作为志愿者到项目小学里开展为期一到两个月的足球支教。

三年来,“东润杯·青少年足球联赛”从地处江西红色老区的井冈山大学开始启动,迄今已在全国20余省开展了600多场比赛,380支中小学校园足球队参赛,超过6000名小球员踏上了赛场。一些足球小将因在比赛期间表现突出,还入选了U16、U17国家男子足球队和U系列精英集训营,进入职业通道。

这个赛事的水平不断提升,口碑也逐渐起来了,吸引了越来多的学校参与其中。东润用比赛来撬动足球资源、以足球促进体育教育的愿景,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

做人生的黑马!

来自海南的宁嘉伟和黎令茂,在北京初冬的寒风中奔跑,只感到一个字:爽!。

“一场比赛下来还有劲,要是在热的地方,踢到最后可能跑不动了。”宁嘉伟说。

两名18岁球员是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的高三学生,也是学校足球班的同学。今年暑假,琼中中学轻松拿下“东润杯”海南省级联赛的头名,获得总决赛入场券。总决赛实行单场淘汰制,胜者晋级,输了回家。第一场,琼中中学出人意料地击败热门种子清华附中,成为本届比赛的最大黑马,留在北京继续备战。

“海南的足球圈、朋友圈都炸了!”领队陈巧翠的兴奋溢于言表。

比赛的过程一波三折,后防线的确经受了严峻考验。他们两度落后,又两次扳平,最终绝杀对手。经此一役,信心倍增。

2022年,上初三的宁嘉伟和黎令茂曾随校队打进了青超联赛的全国十六强。但在这以后,琼中男足遭遇了教练离职等打击,学校也因为经费不足,大幅缩减了球队外出比赛频率。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男子足球队。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男子足球队。

 

“高中的足球班,到了令茂和嘉伟这样的水平,需要更高级别的教练带。”陈巧翠告诉《中国慈善家》,在琼中,A级教练的月工资才七千多元,而这个有能力、有资历、能带职业队的级别,行业平均月薪是2-3万元。“说了可能你都不信,我们给D级教练的月薪才四千多。”

因为奖金问题,学校雇不到合适的教练人选,只好由启蒙老师陈巧翠“客串”主教练。然而比赛少了,孩子们赛场经验无法积累,进步与否无从检验。他们渴望对手,渴望舞台。

转机出现在今年。暑期,琼中中学先是轻松摘得“东润杯”海南省赛的桂冠,随后琼中女足管理中心主任肖山又为男足请来了退休旅居海岛的A级主教练赵指导,带队征战“东润杯”全国总决赛。

虽说整支队伍有近三十人,赛事又远在北京举行,但这次因为有公益奖金的支持,学校的负担并不大。从往返机票、住宿、饮食,到比赛服装、训练场地、装备器材,物料供应与后勤保障等,完全由东润来提供支持。球队没什么可操心的,孩子和教练们把心思全部放在了备战和比赛上。

陈巧翠特别希望自己的弟子们能通过这样的比赛,看到更宽广的世界,获得更多的机会。即便日后没有走上职业赛道,但为足球拼搏的这段成长时期,必然会在他们的人生当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直在路上

三大球项目中,足球的投入最大,培育周期最长,赛事组织和场地要求也最高,这对公益机构的运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不断优化这个项目,东润团队孜孜不倦地去拜访各地教育部门、体育部门、民政部门乃至团委系统,接洽地方足球协会、相关高校与慈善组织,因地制宜推动合作。

每一次比赛结束,团队还要进行深入复盘,总结得失,进而优化调整。他们瞄准自己民间赛事的定位,摸索一套不同于官方比赛的体系。

东润团队目前考虑的是,如何把这项赛事办得更有特色、更专业。在“东润杯”办赛之前,民间比赛还属于稀缺资源,但在最近两三年,“村超”“省超”及各类高水平青少年赛事纷纷涌现出来。足球氛围的多元塑造当然是好事,但同时对“东润杯”带来挑战,优秀队伍由于时间冲突,有时不得不放弃部分参赛资格。

“这就需要我们做出专业的策划调整,不光在时间和赛程上要优化,更重要的是办赛水平得不断精进。”东润秘书长李扬说。

10月26日,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1号场地揭幕战,广西北海九中对战云南曲靖民中。
10月26日,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1号场地揭幕战,广西北海九中对战云南曲靖民中。

 

按照东润足球的定位和规划,前三年是平台搭建期,力求将项目的每一部分内容做扎实做到位。如今这个目标已经达成,新的规划将次第展开。从明年起,东润期望进一步提高比赛的专业度和影响力,特别是借助2026年世界杯的足球热度,让更多人看到“东润杯”和东润的足球项目体系,从而吸纳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让更多热爱足球的孩子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绽放,同时还要把赛事的纯粹性、公益性保持下去。”李扬说。

作者:王琦

图片来源:东润公益基金会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张旭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5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