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崛起,意味着教育领域一场具有颠覆性的变革正在到来。”

中国慈善家 · 2022-12-26

  ​“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有几千名状元,这些状元后来的发展是我们所想象中的那样,在各行各业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拥有最高的生活质量吗?恐怕并非如此。”12月24日-25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九届年会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袁振国认为,工作以后,人的智商、知识、能力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社会关系,是人和人相处的能力。“情商的重要性在生活和工作中,比智商、知识更重要。”

  而所谓的“情商”,就是社会与情感能力的俗称。袁振国谈到,社会与情感能力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能够产生对特定环境的认知、实现自己需要的一种调控能力。这种能力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

  因而,本次年会聚焦“教育的情感转向”,针对如何推动教育界对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重视展开探讨。与会者认为,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实现对学生社会性的构建,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和积极情感,将有利于学生的教育福祉和心理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曾做过一个“教育发展生态图”,从数学的角度讨论教育的问题,发现中国人在知识、技能、解题能力、认真、勤奋、刻苦、踏实、谨慎等基本特征方面没有问题;但是在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兴趣爱好、团队合作、正直善良、人生观、价值观等要素上,存在结构性的缺失。

  “事实上,我们并未将学生的幸福感作为教育改善的目标。”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杨东平强调,今天需要发展人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教育需要增进幸福感的作用,超越培养“二流机器人”的价值。“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崛起,意味着教育领域一场具有颠覆性的变革正在到来。”

  ​作者:陈柯宇

  值班编辑:邱宇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