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家 · 2025-08-28
中国慈善家 · 2025-08-28
是否将矿渣和其他不可回收垃圾抛至宇宙空间,以减少船舱内的污染?飞船食物来源不足,是否要大规模种植土豆?为减少飞船的资源消耗和内部矛盾,是否应该强制船员每天至少观看6小时的VR(虚拟现实技术),以保持心情愉悦?
这些都是桌游《地球号!宇宙飞船》(以下简称《地球号》)抛给玩家们的议题。这款由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与桌游厂牌静电森林共同开发的角色扮演类桌游,为玩家创设了一个带有末日想象的科幻场景:地球已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幸存者登上了一艘叫“地球号”的宇宙飞船,船上设有经济、舒适、环境、文明四个部门。玩家分别扮演这四个部门的部长,飞船航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则被设置成了议题卡牌,四个部门需要共同决策,为“地球号”保驾护航,直至抵达安全的“新家园”。
在这个过程中,桌游已经突破娱乐和社交的属性,开始承载社会价值,体现公共属性,成为公益组织进行传播倡导的工具和方式。
同一艘船上的人
“路过的外星文明‘嘉年华’舰队提出,用高价值资源换取人类样本,只限60岁以上。对方宣称用于‘非暴力科研’,但拒绝透露更多细节。大家同意吗?”
“环境部长”念着她抽到的卡牌议题《黑市:星际人口贸易》,开启讨论。
“太可怕了!”“舒适部长”第一个发表反对意见,“如果60岁以上的人走了,他们的亲人怎么办?那太痛苦了,不满足舒适这一条件,而且投射到经济上、文明上都不会好。”
这一轮,所有人都投了反对票,该提议未被通过,飞船得以继续航行。
根据游戏规则,每个部门的起始分数为10分,每个议题通过与否,会对各部门的得分产生影响。结算后,当任何一个部门的分数掉到了0分以下,飞船当即爆炸,船上所有人都灰飞烟灭。
飞船最终还是爆炸了。爆炸时,经济部得分最低,而文明部得分最高。
“光有文明有啥用?大家都吃不起饭,文明如何延续?”失意的“经济部长”吐槽。
“所以它没有得到延续,成了一个古文明。”“文明部长”的黑色幽默把大家都逗笑了。
游戏中的每一个行动都影响着飞船上的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人类文明和生命质量,没有任何一个方案是完美的,能够兼顾这四个部门的利益,也没有任何一个部门的利益是唯一的优先级。
达成共识前,出牌人不能透露议题产生的后果。这就导致,玩家在讨论甚至做决定时,并不知道自己的决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设定也符合游戏设计师赵勇权对现实世界的理解:“现实中,由于大家立场不同,加上交流不够或者行业壁垒,往往意识不到我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所做出的决定,会对别人、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而游戏中,玩家在同一艘船上,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做决定就不能只顾一己私利,而是要有大局观,既需要辩论博弈、说服别人,也需要相互妥协、做出让步。”
因此,讨论议题的过程便成了游戏的高光时刻。
“每个议题都是有争议的,都关乎得到和代价之间的平衡。”《地球号》游戏的框架和文案设计者王珏说,如果这些事件在现实中真实发生,可能需要大量的背景信息才能有效讨论,但变成游戏后,就变得浅显易懂,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对不可预知的后果产生敬畏。“我们总以为地球足够大,地球上的资源是无限的。而通过这款游戏,大家会看到,其实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
首先得好玩
王珏来自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一直在做气候议题的公众参与工作。过去几年,她一直在寻找一款好用的工具,来解决她在工作中遇到的阻碍。
阻碍主要来自于公众对气候议题的两种心态:一种是“气候议题跟我无关”,另一种觉得“跟我有关,但我无能为力,这是政府和环保组织应该解决的问题”。
因此,王珏迫切地需要一款好用的工具,去传播环保知识,激发人们讨论气候议题和参与气候行动的兴趣,而且形式一定要非传统。她想到了播客,甚至还考虑过电子游戏,Citywalk等流行方式。
一开始,她和30个播客主播聊气候议题,内容包括“极端天气”“气候变化与食物”“可持续发展”……2021年,她通过做播客的朋友认识了静电森林桌游文化空间主理人赵勇权,正好对方也想做一些关注公共议题,而非只是纯娱乐的游戏,赵勇权将这类游戏称作“严肃游戏”。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创作一款气候桌游。
王珏很喜欢美国建筑师、发明家巴克敏斯特·富勒在其著作《地球号太空船操作手册》中提到的理念,“地球是一艘资源有限的飞船,我们必须共同合作,平衡利用资源,以保证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这段话成了他们的灵感来源,桌游的名字《地球号!宇宙飞船》就这样定下来了。两个团队十来人,线上线下地讨论打磨,花了近半年时间,终于将这款桌游做了出来。
绿色和平团队负责专业知识支撑、故事框架和文案设计,而静电森林则负责游戏机制的设计、“可玩性”的把控及整体品控。“严肃游戏只是用一种好玩的方式来讲一个严肃的主题,用游戏行为推动人们去思考讨论公共议题,因此首先得好玩。”赵勇权说。
赵勇权也是亚洲最大桌游展“北京国际桌游展”(DICE CON)的主理人,接触过无数款桌游。这其中,不乏关注公共议题的严肃游戏。例如,由静电森林与中信出版社及新世相合作,2020年从韩国引进的桌游《李智慧的生存游戏》,关注的就是女性议题。但很多严肃游戏往往存在两个问题:要么过于“严肃”,不好玩;要么过于好玩,使得玩家只沉迷于比分之类的规则,又背离了设计初衷。因此,赵勇权要在《地球号》的设计中,极力避免这两个问题,“不能有说教的感觉让人产生抵触心理,游戏机制也不能过于复杂,让人心生畏难情绪”。
赵勇权希望《地球号》毫不复杂、能随时停止、甚至连围观的人也能搞清楚规则。在推翻了三个版本后,赵勇权终于将复杂的气候知识和可玩性、易懂、参与感、互动性等游戏属性结合起来,经过内测、公测、盲测,《地球号》终于面世了。
一款桌游的传播
桌游设计出来只是第一步,让游戏获得玩家的认可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传播倡导的目的。为此,绿色和平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培训他们成为“船长”,由他们自行组织社群活动。除此之外,绿色和平也与书店、播客社群、高校等机构合作,由这些机构组织工作坊或交流活动,进一步推广这款桌游。
发行4年来,绿色和平已组织50余场桌游社群活动,每场5—10桌。一些玩家在参加过社群活动之后,又将《地球号》带到课堂、书店、论坛、农场、创意市集等场合,让更多人参与气候议题的思考和讨论。
但是,由于这款游戏需要玩家共同讨论和做决策,所以参与者不同,游戏的张力和思考深度也会不一致。
比如,这款游戏既能进入北大与巴黎政治大学联合主办的“气候周”论坛活动,也能成为清华教授课堂上的气候传播学案例,甚至成为美院学生讨论艺术设计与环保的灵感来源……同时,这款游戏也被一些中小学老师用于科普教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不过,作为一款严肃游戏,《地球号》也不得不牺牲一些桌游的指标,比如复玩率。由于这是一款高度依赖玩家讨论的游戏,议题又相对固定,玩过一次后,基本上都能讨论到,重玩的意愿并不高。
而这却是赵勇权希望看到的,他说:“我们希望这个游戏成为一次性的,你玩过一次之后,就可以把卡牌送给别人。让它形成有效传播,让更多人玩到《地球号》,参与气候议题的讨论。”
不过,相较电子游戏及掼蛋、扑克、麻将、斗地主等广义桌游,狭义的桌游仍是小众爱好,其市场规模小到甚至没有官方数据统计。对于严肃议题的桌游而言,被市场主动选择的机会更加稀少。
即使是在气候议题相对主流的欧美发达国家,气候桌游的出圈也多依赖于名人和品牌效应。比如知名桌游《卡坦岛》推出了新版本《卡坦岛:新能源》,比尔·盖茨就主动在社交媒体推荐这款游戏。而2023年发布的《曙光计划》(Daybreak),则因为获得被誉为“桌游奥斯卡”的“德国最佳桌游奖(SDJ)黑标奖”,而受到关注。
这也意味着气候桌游要真正破圈,成为倡导气候议题的主流方式,还有很多的难题需要解决。但这至少是一种能被大家接受的方式。相比于讲座、观影会等单向输出,桌游有更强的互动性和社交属性,容易让人放下对说教的“戒心”,从而调动起分享欲和表达欲。几乎每一次桌游工作坊上,总有参与者抽到某个议题,便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专业知识,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观点。而相比于线上游戏,桌游需要面对面坐下来,能跟人产生更强的交流和链接。
留白的议题,玩家的共创
自面市以来,每年的北京国际桌游展,《地球号》都有参展。王珏注意到了一些变化,2021年,《地球号》展台前逗留的多是典型的桌游玩家,到了2023年,展台前出现了学校老师、教培从业者、设计师、社会学研究者等人群,很多来自公益组织的人找到王珏,也想制作桌游。
而随着气候议题的不断深入,很多新的热门话题产生,《地球号》主创团队觉得是时候对卡牌进行更新迭代了。于是,他们邀请了各行各业的玩家加入到《地球号2.0》版的创作中来。
一位长期关注食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编辑,创作了卡牌“给鸡开空调”,牌面写道:“高温导致地球号上的鸡不下蛋,只有给鸡开空调才能保证鸡蛋供应,然而这种举措会增加能耗,要这么做吗?”还有信息科技工作者创作出了一系列跟AI有关的卡牌议题。比如要不要和AI谈恋爱?要不要限制使用AI,以保证大量蓝领阶层有事干……
《地球号2.0》版在去年成功推出。这次,主创团队在卡牌中有意预留了3张空白卡牌,供玩家自主编创。同时,在包装上也进行了绿色优化。《地球号》包装选用的是纸浆鸡蛋盒,用一条纸带扎起,替代了传统塑料膜封装,卡牌印刷用纸也都经过“FSC森林认证”,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游戏道具中的镭射贴纸工艺也换成了更加环保的材料。
7月初,《地球号2.0》开始招募第二批“船长”,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就有超过60余人报名。他们即将带着《地球号2.0》起航,让更多人参与气候议题的讨论和共创。
当然,作为一款桌游,它所能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不可能期待着玩家通过一场游戏,马上就能成为环保人士去“拯救地球”。
对于这些问题,主创团队也有着清晰的认知,“我们做的不是一个教育人的东西,不是要让游戏教会人什么,而是要让很多事情在人的内心产生幽深的回响。多年后,你还能想起,曾经跟人讨论过什么议题,讨论得很激烈,你听到了来自不同立场的观点,看到了很多自己想不到的视角。我觉得这是气候桌游该做的。”赵勇权说。
王珏也想通了:尽管依然有很多人觉得气候议题是“宏大叙事”“精英话题”,自己“无能为力”,但哪怕只是讨论,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就是在改变。
“虽然我们希望‘地球号’飞船可以‘飞’到更多城市,但要找到理解这个游戏精神、愿意投入时间组织活动的伙伴,仍然需要不断积累和连接。”绿色和平项目主任管家艺说。
作者:王卫
图片来源:绿色和平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