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
数字公益慈善文献馆:心怀天下之益士
让历史照见未来,让未来留铸历史

中国慈善家 · 2023-05-08

  2023年3月24日,中国公益慈善数字文献图书馆在线下的广州,和线上的腾讯会议室同时举行了发布仪式,主办方广州公益慈善书院也举行了首届公益慈善文献论坛。仪式规模不大,但在场的人们却异常激动。嘉宾按亮了象征数字文献馆启动的灯光,学者、慈善家和网络工程师在论坛上兴奋地讨论数字文献的意义。“让历史照进未来,让未来留铸历史”成为论坛的核心话题。

  这个数字文献馆的诞生要追溯到2008年。那一年,我在美国有幸参观了嵌在纽约洛克菲勒庄园里的洛克菲勒档案中心(Rockfellor Archive Center)。在一幢古色古香的小楼里,藏放着洛克菲勒家族和福特基金会的档案,来自世界各地研究美国公益慈善史的学者在此访学和交流。我在那里看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洛克菲勒基金会支持中国乡建运动的不少珍贵资料。

  2008年也正是中国现代公益慈善开启黄金十年的时刻。那一段时间,我和刘小钢女士已经在中山大学建立了公民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ICS),和梁晓燕老师一起出品《民间》期刊,但还没有想过建立公益慈善的档案馆。直到我目睹这个档案中心,深受触动。

中国虽然已经有一些历史学家在研究慈善历史,但这些资料在浩如烟国的二十四史中却寥寥无几。而事实上,从近代到当代的公益慈善历史本是荡气回肠,如果不及时搜集和保存这些资料,那么这些人和事可能很快就被遗忘。因此,在那时,我暗自发愿要在中国建立这样一个公益慈善的档案馆,记录中国民间公益的点点滴滴,见证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跌宕起伏。

广州公益慈善书院

  2011年,在刘小钢、赖建雄等慈善家的捐款支持下,我们成立了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并组成了一个专注于公益慈善历史文化的研究团队,也由此启动了建立中国公益慈善档案中心的构想。2015年,中山大学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系分派给了我一间办公室,我们以一种草根创业的精神,从这个不到20平方米的空间开始了文献馆的建设。

  我们的团队中有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武洹宇副研究员(现任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毕业于兰州大学的胡小军副研究员(现为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助理研究员刘艺非和严国威。武洹宇博士在近代岭南公益慈善历史方面有深厚的学术根底,由她来协调整个文献馆的筹备让人放心。本来我的这间办公室也是分配给他们两位副研究员做办公室使用,但经过商量,他们决定用二楼的这个空间作为公益慈善数据文献馆的首期馆舍,自己则挤在文科楼的狭窄空间里,他们的创业精神让我至今仍然感动。

文献馆的筹备工作在2016年4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形成了一个专门的五人小组,定期讨论,各司其职。组员们先从岭南慈善历史文献的收集入手,武洹宇博士负责历史文档的征集和整理,同时组织了一个岭南慈善研究小组,成员有民间历史学者陈晓平、人类学博士生景燕春(现为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副教授)等人。而刘艺非主要负责数据方面的搜集,那时他就公益慈善行业数据的积累与分析方面已开展了不少工作。我们也已经将家庭慈善的调查题目放入了CLDS的全国跟踪调查(这在中国的全国性社会调查中是第一回),每隔一年的相关的追踪数据也一并收录进文献馆。

洛克菲勒档案中心

为了保存数字资料,档案馆还特别向复旦大学的同行学习,添置了指纹锁和保险箱。另一名助理研究员严国威则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有着丰富经验,他专门负责设计当代中国社会组织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分类机制。此外小组成员还有实习生卢婉琳以及杨凡舒(后来是中山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婉琳出身广告传媒专业,但特别喜欢历史人文,对档案馆的工作怀抱极大的热情——她负责所有事务的统筹、接洽和实施,经常工作到深夜;凡舒出身潮州著名的书香世家,精通书法篆刻,举家族之力为我们设计牌匾,联系了专攻展馆设计的贾文景女士做室内设计。当时的空间已经决定参照民国时期岭南大学校舍的室内风格进行设计;贾女士以超凡的领悟力和精益求精的宝贵品格,将大家心目中的文献馆理想风景变成了真实可触的具体图纸。

  从馆室风格的整体把握,到资料分类的具体板块,再到装修施工的物料甄选,所有大的决议都在两周一次的讨论中集体定夺,对无数细节的斟酌取舍亦在微信组群里的交流中同时进行,夜聊是团队的家常便饭,也是灵感迸发的密集时段。每次经过他们的讨论房间,我总能听到令人羡慕的欢声笑语。

  9月,馆室的装修工程开始实施,主要由国威负责跟进。为了保证施工质量,这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经常利用周末时间从番禺跑回学校跟进施工,同时与学院不断协调,以确保施工过程不影响楼内其他老师办公。正是五人小组的辛苦付出,才使得装修工作在一个月左右便顺利完成。

  随后,他们连续花了1-2周时间把研究院多年来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公益组织的年报、研究报告、机构项目介绍、内部刊物等,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并上架。事实上,整理的过程也是让年轻人了解行业历史的好机会,从中体悟自己此刻所做的事在整个中国公益慈善的历史洪流中究竟处于何种位置。

第一次踏入全新的小馆,是一个午后,着实令我吃了一惊:不大的空间被他们布置得温暖典雅、古香古色,与中山大学百年的校园氛围完美契合!11月初,小馆收到了第一笔研究经费的捐赠。同月8日,中山大学社会工作十五周年庆典在怀士堂举行,会上首次对外公布了数据档案馆的初建情况,并举行了“广东公益慈善史研究及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数据档案馆”项目的捐赠仪式。与此同时,我们还收到了首件捐赠档案——民国元年潘达微先生手稿《关于公益慈善的意见》高清扫描件,有幸成为目前唯一藏有这份珍贵文档的单位。我们以收集研究岭南慈善档案文献为原点,掀开了档案馆的序幕。 “中山大学公益慈善数据档案馆”的成立,是今天的公益慈善文献馆的第一个里程碑。

潘达微先生手稿《关于公益慈善的意见》,撰写于民国元年,是广州市最早的慈善总体规划构想,这份手稿一直由潘家后人珍藏,后由美术史研究者、文献学者,也是潘达微研究专家——黄大德先生数字化并赠予数字公益慈善文献馆

  20平方米还是太小了,为了让档案馆有进一步的拓展空间,研究院在广州市民政局的支持下与千禾社区基金会、广州慈善会一起联合注册成立了广州公益慈善书院。2018年,文献馆从高校体制内走入民间,迁址至怡乐路95号(原来的博尔赫斯书店的二楼),并更名为中国公益慈善数据档案馆。在景燕春博士的指导下,我们对二楼和阁楼进行了修旧如旧的活化,而武洹宇博士的团队则让档案馆恢复岭南大学的风格。2019年开春,随着书院租下原岭南大学教授的红砖旧居——“合禾堂”,档案馆也一同进驻。在这座两层的小红楼里,我们仿佛找到了洛克菲勒档案中心的那种感觉。广州美术学院王硕副教授为我们捐赠了档案书架,我们得以建立了更大面积的档案室和图书架。档案馆也变成两层楼的公益慈善数据档案图书馆。

  立足于书院丰厚的研究和实践积累,这个文献图书馆由图书室、文物室和档案室三大板块组成。档案馆的第一个功能是收藏,包括各类组织的年报记录和研究报告,也收藏相关的文物。第二个功能是研究。针对这些资料,档案馆支持相关的公益概念史、潮州善堂、顺德华侨慈善、丁龙慈善传奇等课题研究。第三个功能是出版,我们出版了《华人慈善:历史与文化》《广府慈善文化拼图》以及《青云志》等书籍;尝试对史料集进行结集,形成了“公益慈善百年史话”文丛。

  2017年,文献馆又开辟了第四块功能:记录,尤其是对近二十年以来华南那些民间公益组织开展口述史工作,并开始使用“怀士档案馆”这一昵称:心怀天下之益士。这既是当时文献馆的关注重点,也是书院的愿景之一。文献馆新聘两位助理研究员,同时也依托我的研究生团队,从我们的人类学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的耙梳中搜集资料。

  值得记录的是,在合禾堂这段时间,我们得到了南都基金会的支持,开展了中国公益慈善四十年的文献搜集计划(简称P40计划)。我和景燕春副教授组织了七个人的研究团队,历时两年时间,在全国七大城市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成都、银川)搜集相关地方公益慈善的组织报告、人物故事、大事记录、政策法规,并且将这些资料数字化。这些资料形成了后来数字文献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段时间,文献馆还参与了多部纪录片的拍摄工作和天津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公益慈善百年史话文丛”,筹办并参与了多个讨论会、工作坊、展览和艺术活动。文献馆还重新调整馆藏架构,在当代公益慈善数据、文献及近代史料文物基础上,纳入有关公益慈善研究的图书与文献,在这个计划执行过程中,团队还开展了档案管理与口述史培训。也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们才意识到中国档案法对档案保存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民间并不能随便办档案馆。于是在2021年,我们正式更名为中国公益慈善数据文献图书馆。

  文献图书馆得到很多学者的支持,中国社科院的杨团研究员、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的主任刘志伟以及程美宝教授、邓启耀教授曾经多次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并赠送相关资料。不少博士生在这里研究岭南中国的慈善现代化道路,同时他们搜集的资料又回归到文献图书馆保存。

在书院里,文献馆又有了第五个功能:教育。书院有很多公益慈善组织的领导者前来MPS班学习,文献图书馆为他们开了华人慈善课程,组织历史遗址的在地游学,放映历史纪录片和组织读书会,帮助学员建立自己行动的历史脉络,这些对学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与历史的连接和历史意义,从而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有更清晰的选择。这就是我们让历史照进未来的本来含义。合禾堂成为公益慈善文献图书馆的第二块里程碑。

本馆收藏有关潘达微生平及其筹款营建的黄花岗墓园大量珍贵原始文献

目前在合禾堂,我们组织档案大概有410卷,2464份,收集全国500多部法规政策,3000多篇论文,5000多册图书,以及12个公益人的口述历史。在搜集档案的过程中,也有一个问题让我们焦虑:这些资料在我们这里究竟能存放多久?

  做文献馆实在是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何才能长久地保存这些资料呢?在一个数字时代,我们自然想到了电子化、数据库和区块链。于是我们从书院中孵化出一个君则智库研究院,专门做这个文献档案数据化的工作。在腾讯基金会和南都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开始了数字文献馆的工作。这也是一项很不容易的工作,在我们的文献主管刘芮和项目总监管美艳的努力下,我们几经周折,找到了灵析作为我们的技术支持方,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中国公益慈善数字文献图书馆(DACCP)终于在3月24日这一天启动了。

长久以来,公益慈善文献档案碎片化分散、缺乏整合渠道、缺乏专业有效运营,使得文献和实践应用之间存在巨大壁垒,缺乏专业化、科学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数字文献图书馆,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这种国内外公益慈善文献史料和档案资料的汇集、整合、翻译、电子化,从而系统性地整合沉淀国内外公益慈善文献基础资料,留铸中国公益慈善的脚步;其基于互联网移动端的解决方案,将让研究文献数字化、易触达、可互动。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让未来留铸历史。

1917年潘达微与广东公立孤儿院同仁合影

这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公益慈善领域的数字文献馆。馆藏档案文献包含六大板块:特藏档案、组织文献、人物档案、事件记录、人物档案、思潮文存、政策文本。特藏档案由公益学院的特约学者、研究员亲自收集的一手文献和研究资料。组织文献则收藏来自五湖四海五光十色的组织文献,描绘中国公益慈善的群像。人物档案则记录公益人的历程和脚印,保存他们的口述回忆。事件记录:记录四十年来改变中国社会公益慈善生态的各类里程碑式大事件。思潮文存:这里收录不同类型的研究成果,也有反映大众思潮的媒体报道评论。政策文本则收录从中央到基层与公益慈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等。目前中国公益慈善数字文献馆已更新超过20000条文献,涵盖六大分类,覆盖二十多个省份和地区。这个数字文献馆是公益慈善文献图书馆的第三块里程碑。

1908年《时事画报》刊登潘达微为赈灾义卖所作漫画

当然,我们深知,仅仅基于民间的力量还是很难能够建成一个真正让我们满意的文献图书馆。我们的这种建设其实只是一种探路和实验,最终我们还是期待有更多的大学、图书馆一起来共襄盛举。当然作为一个数字互动的空间,文献馆也期待更多的行动者可以参与到文献馆的建设中,他们既是行动者,也是中国公益慈善历史的见证者。中国公益慈善走过百年历程,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献史料,也在不断持续生产着档案资料,我们期待实践者可以养成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整理档案,留存史料,也希望研究者能够参与共建这样的文献图书馆。我们期待他们自己也成为中国公益慈善历史的书写者,让自己的工作材料也具有“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价值,将个人的记忆转变为行业历史。

  抢救记忆、铭记历史、薪火相传,这就是我们文献馆的责任和使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但是如果我们聚沙成塔,众志成城,用一点一滴的公益慈善记录,留铸公益慈善的集体记忆,那么我们就依然可以使公益慈善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对于这些档案文献,最好的保护就是使用它们,在实践中融入行动研究思维。文化即是如此形成和传承的。而我也相信,公益慈善之火也终将因此生生不息。

  (作者系广州君则智库首席研究员)

  作者:朱健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