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慈善研究院
首次同框,四大互联网平台共话场景公益

中国慈善家 · 2024-09-12

  编者按:

  今年的好事传千里公益路演,四大互联网公益平台的负责人首次同框,进行了题为《创新共融未来:公益场景拓展与人人参与》的高峰对话。

  主持人

  吕振亚  《中国新闻周刊》社长、《中国慈善家》社长

  对话嘉宾

  赵国臣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公益平台负责人

  杨   洁  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抖音集团社会责任部总经理

  徐   笛  蚂蚁集团可持续发展部副总裁

  姚   瑶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吕振亚(主持):在公益领域中,现在很多从业伙伴的期望值很高,认为几大互联网平台应该做得更多或者更好。大家很关心各家平台在现有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接下来有没有新的战略性布局?对于支持公益领域发展,是否还有一些实招、硬招、大招?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公益平台负责人赵国臣

  赵国臣: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好事传千里”,其实我们都在倡导人人公益。在内部,我们的理念是让公益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事实上,公益是低频的行为,很多人可能一年就参加一次。那么,如何让他们融入?面临哪些难题?

  一是可及性要强。比如,如果要专门去一个地标吃早餐,而不是在上班路上或者办公楼下吃,对我而言是很难的事情,可能我就因此不吃早餐了。公益也是如此,如果让公众专门跑去一个地方捐钱,或者打开一个网站、小程序捐钱,这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生活中都有太多事需要做。

  二是门槛要低。如果做公益的手段只有捐钱,或者为了做公益要付出很多,特地请假去做公益,这也是很难的。

  而拓展公益场景,让公益融入每个人的生活,可以把这两点都解决了。

  首先,我们要创造足够多的场景,将公益放在公众每天的必经之路上,让人们生活中到处充满公益。我们看新闻、打车或者购物等场景中,经常有做公益的地方,但这些还不够,还有哪些更加广泛的场景?比如阿里巴巴的园区里就有很多与公益相关的内容,让公益成为了企业文化。腾讯也是如此。

  很多企业在商业上非常成功,如果能够将公益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商业文化中、生态链中,就像德鲁克所说的,企业家的最终梦想是社会价值。公益是商业价值的一部分,商业价值是公益的一部分,双价融合才是方向所趋。

  今年,“久久公益节”做了很多新尝试,比如视频号中的“小红花赞”,微信支付后的“随手摇一摇”,还有游戏场景中的呈现……这都是用户的生活,只有到用户的场景里,才能融入生活。

  第二,门槛要够低。社会中有很多人可能不捐钱,但可以捐资源、捐时间、捐朋友圈的社交广告。如果只是捐钱,很多人捐少了会不好意思,捐多了觉得压力大,但点一个赞不会带来什么负担,又有利于自己的人设,同时能够让更多人看到自己所倡导的公益理念。通过广告和社交关系,可以找到很多捐赠人,而一百个人中总有一两个人愿意捐钱,这也是对公益很大的贡献,很多人由此找到了价值感。

  另外,捐小额的钱也是一种风尚。一分钱同样可以推动公益行业的发展。以前,很多爱心企业家捐赠几百万、几千万,可能每年只要求汇报就可以。但在互联网公益中,即使捐一分钱,用户也想知道这一分钱花在哪里,反过来也推动了公益行业的发展。

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抖音集团社会责任部总经理杨洁

  杨洁:我到字节跳动已有十年,其中前五年是探索公司的商业体系。2018年,公司让我做公益,当时我挺忐忑的,担心自己做不好。刚开始的时候,创始人张一鸣先生就和我说要做公益的杠杆。我当时不太理解如何找到杠杆的支点去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但这五年探索下来,我个人对公益的体会有两个方面:一是解决社会问题;第二,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发展。

  开头几年,我更多的是探索如何推动社会发展,主要做助农项目。2018年,刚接手工作后两个月时间,我跑了3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如何让乡村产业发展起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人告诉我,农村的产品品质不好、服务不好,所以无法市场化。

  我当时要做农产品的市场,第一步就要做品牌,而做品牌的第一步是做标准。五年时间里,我们带动了很多乡村不知名的农产品从非标准化到标准化,再到集约化,最后走向市场化,同时带动了很多乡村从业人员,特别是年轻人的发展。这就是如何用市场的方法作为杠杆,推动社会发展。

  解决社会问题也是公益平台需要做的事情。比如通过筹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公益平台是2021年11月上线的,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有一个洞察和理解,那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最核心的不是怜悯,而是尊重。

  2018年,来自乡村的残疾人士陈兹方参加了我们“乡村创作者”的第一期培训。他没有双臂,靠两只脚干农活。当时他把手机绑在树杈上,用脚干农活,然后把视频放到抖音上,很快有很多人关注他,买他的产品。现在他已经娶妻生子,尽管最近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但他非常阳光,能够积极地对待。正是大家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激发了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的社会融入度。

  还有罕见病成骨不全症患者刘大铭,18岁就出了书,是中国第一个坐轮椅上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人。他毕业后回来创业,一开始教大家学英语,以及普及一些心理知识,在我们平台上的创作很成功。他也在平台上通过个人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关注罕见病,发起了相关的公益项目。

  所以,我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最核心的情感不是怜悯,而是尊重,激发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杠杆,发挥好社会动员的力量。

  吕振亚(主持):上个月,我去了一次甘肃积石山,当地的领导带我们们参观了一个培训AI训练师的项目点,将当地很多孩子或者没有就业的女性培养成AI训练师。我问他们一个月收入多少,他们说大概四五千。将公益的内涵融入很多业务和生意,蚂蚁集团和阿里已经在实践,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

蚂蚁集团可持续发展部副总裁徐笛

  徐笛:我一直从事公益,从实践中过来,在实践中提炼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各个平台做互联网公益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尝试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公益领域中,通过数字技术与公益的融合,为公益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基于个人的理解和过去几年的经历,我想谈三个维度:

  第一,数字技术的应用让公益变得更便捷。原来捐款要到线下,现在拿个手机随时随地可以捐款,无形中扩大了捐赠人和捐赠资金的规模。

  第二,数字技术的运用让公益变得更加多元化。公益跳出了只有捐赠的本身,产生了更多元化的场景,由此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公益中来。我们平台上有一个产品叫蚂蚁森林,刚刚走过八个年头。过去八年里,有七亿人在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往,环保在公益领域的热度排名比较靠后,公众认知度并不高,但通过蚂蚁森林的实践,我们看到公众可以被带动起来,7亿人在中国的荒漠化地区种植了5.48亿棵树,这就是技术带来的变化。

  第三,数字技术的运用让公益的交互和体验发生变革。这种变革可能会带来我们未知的新形态。在我们平台上,有一个产品叫蚂蚁庄园,养一只宠物小鸡就可以帮助别人。小鸡每天会通过AI生成一篇日记,比如当主人做好事的时候夸主人真棒。小鸡还可以代表主人去到真实的项目地进行探访,将那里发生的改变,通过真实、有温度的照片和视频带给公众。

  在这个产品中,我们看到一个很感人的用户故事。用户说,他父亲临走之前问他是否注意到蚂蚁庄园里的小鸡,他说不知道。父亲走了之后,他才发现原来父亲在蚂蚁庄园里帮助过这么多人。他有些后悔和懊恼,想要继承父亲的小鸡和自己的小鸡,做更多的公益。蚂蚁庄园马上会上线一个新的玩法——AI小鸡家庭版。我们发现,做公益不应该是一个人做,通过家庭的亲情可以带动大家一起做,这就是技术带来的变革和做公益人群的扩大。

  最后,我分享一个数据。最近我们做了一次统计,在过去一年中,支付宝公益平台上有超过两百万人天天做公益,每天都来,日行一善。这些数据让我看到数字技术的力量让爱的温度开始被传递,使我相信公益正在成为一种习惯,相信通过平台共同的力量将技术应用起来,一定会在全球创造一种新的中国式的互联网公益的样板和模式。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

  姚瑶:自互联网公益诞生以来,有很多共识,比如人人参与。阿里一直认为,公益是一种唤醒,唤醒人们心中的善意与爱心。作为平台,我们更多地在发挥链接的作用,让大家的爱心汇集起来,聚沙成塔,滴水成涓。

  平台上最重要的是用户,是平台的生态伙伴、商家、用户和所有参与的公益机构,我们所有的创新力、活力和发展的动力都来自他们。比如阿里“交易捐”模式的首创。2006年“爱心宝贝”的诞生,源自于平台上的商家主动自发地通过爱心接力,帮助一位身处困境的母亲。后来,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把它升级成为了现在交易捐的模式——“公益宝贝”。当时我们还和红十字会共同发起了淘宝公益基金,至今仍在持续地帮助有需要的困境女性。

  在过去十九年间,“公益宝贝”发生了很多变化,我觉得最大的变化就是回到今天的主题,即人人参与。最开始的时候,“公益宝贝”每成交一笔,就会捐两分钱或者一毛钱到公益项目。很多人参与过,但可能没有很强的感知。对于商家和用户来说,跟随平台一起做好事,何乐而不为。但现在,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商家和用户作为参与者,对此有了更多关注,并开始提出要求。在他们对平台不断提出要求的驱动力之下,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如何更好地支持大家、服务大家,一起来做好事。

  刚才吕社长提到,大家对平台有很高的期待,希望看看平台有什么大招。可能不见得每个用户都在期待我们的大招,但他们一定期待我们能够扎扎实实地将事情做好。阿里一直是先把自己做好,再带动更多的人来做。阿里有浓厚的公益文化氛围,比如“人人三小时”,鼓励每个人每年做3小时公益志愿服务。还有已经扎根乡村五年的“乡村特派员”,将阿里的更多资源跟欠发达的县域和乡村进行链接,为当地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这些也是我们如何将自己的能力、优势融入到公益中,将阿里自己的事情做好,让阿里的品牌更好,让阿里公益也得到大家的信任。

  吕振亚(主持):我还有一个比较有难度的话题,即“信”。自信、信心和公信力,这是一个共性而且很重要的话题。我做媒体这么多年,接触到公益领域的公信力不太足,一些公众对于捐款或者捐款之后的结果不是很有信心。在座的平台在这方面都做了一些机制的完善,包括通过一些技术的手段来增强公益项目的透明度、提高公信力。我也注意到,今年“久久公益节”升级之后有很多玩法,但根本的核心逻辑是倡导人人公益,同时增强公益参与者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平台,在“信”这个关键词上有哪些想法?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方向是什么?

  赵国臣:人人公益,让公益融入每个人的生活,除了可及性强和门槛低之外,最核心是要有获得感和收获。当我们满心想做好事,但发现错付的时候,所带来的失落和伤感比不做好事更强烈。这些年,我们29家平台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倡导大家做公益。走着走着,我们发现,我们要保护好大家,保护好参与公益的每一个热心用户,因为他们对公益的付出既是对平台的信任,也是对公益的热诚。如果热情错付了人,或者遇到了问题,我们就要反思:是否规模越大,伤害越大?

  我们平台今年为什么要倡导“久久做好事”?因为我们要维持住用户长期做公益的热情和状态。如何营造这种状态?首先是要做好公益领域的透明。西方有“我是聪明的捐赠人”的说法,我们得让用户知道:给公益机构捐钱最后被骗了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数字时代,我们更有可能将公益做成透明,这是一件幸事。

  我们做透明的时候,首先要让公益机构和项目是一个“好人”,至于是否是“能人”,现在还不能苛求。当下先让它成为“好人”,将透明度做好,可持续地做下去,然后通过AI或数字化赋能,提高它的效能,让一分钱的资源做更多的事,逐渐变成一个“能人”。平台上最重要的,一是长期的捐赠人,二是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机构和项目,三是二者之间长期的关系。一开始,我们为用户提供惊喜配捐或者专属配捐,保持住热情的和动力;同时,给机构提供资助,让机构做好透明,做好捐赠的反馈,做好捐赠发票的及时开具,做好捐赠人问题反馈的及时度,如果这些都能做到,我们就激励它。这是为了让更多“好人”表现出来。

  “能人”方面,我们会提供数字化的工具,包括支付渠道。现在公益组织的三种落地形式,钱、物、服务。如何将钱、物和服务具象化,尤其是让钱从捐赠端到受益人端能够非常透明,我们做了很多尝试。还有,通过强大的物流,我们可以思考如何从捐赠人的钱变成物,再从物到最终的受益人。当然,服务也可以通过很清楚的描述实现具像化。

  如何借助数字化的工具,使公益机构先成为“好人”,再成为“能人”,这个过程是科技时代赋予我们互联网平台的使命。我相信我们都有同感,在这个方向上我们也希望能够借助公共探讨的场合加强合作,为整个公益领域贡献互联网的力量。

  吕振亚(主持):我理解公益项目或者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工具提高做公益项目的透明度或者在执行过程中让捐赠人更信服或者更透明,让他们觉得更依赖和信任你。这在行业里是相通的,如果一家平台开发出这样的工具,可以推广或者普适性应用,这有利于提高整个公益慈善领域项目执行过程和募捐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是一个好事,我们期待有更多技术的应用。

  杨洁:“信”,不仅仅是我们平台做的正向倡导,更多是公益组织、公益人以及平台自己如何做到让别人觉得可信。做到可信的核心是公开、透明和高效、及时反馈。我们平台上线比较晚,也没有对公益平台做更多宣传。但不到三年的时间,我们在平台上调动了将近10亿人次、16亿多元的捐赠。这才是刚刚开始的阶段。

  我认为大众还是想参与做好事的。今年年初,我们对于孙继海的足球公益项目上线也不太有信心,因为这是发展型项目,不像扶弱济困和自然灾害救助类项目。但没有想到,上线不到30个小时,我们准备的推广资源还没有发挥作用,就有5万多人参与,300多万资金就筹满了。可能是大家比较信任孙继海,这就是一个可信的人的力量。

  所以,“信”是做到让大家足够信任。三年来,我们的平台和项目能够受到大众关注和参与,让我很有信心,说明大众还是很想做公益的,而我们需要提供健康的、透明的、实实在在的公益项目,这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我们也在做一些技术上的东西。这三年,我们边实践边打磨,除了常规的运营办法之外,也在研发公益产品和公益平台。今年年初,我们推出了免费开放的公益票据SaaS系统,在其中投入了很多技术成本和产品成本,包括云服务,现在有49家公益组织已经通过我们的票据系统开具了十万多张票。还有及时反馈,每个人将钱捐出去之后都会关注钱到哪里了,解决了什么问题,为谁带来了什么结果。我们也在研发这个系统。

  所以,“信”首先是大家将自己的事情做好。作为平台方,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运营来洞察逻辑,通过逻辑形成产品,给大家提供更多更有用的工具,带动行业发展。

  姚瑶:我特别赞同杨洁提到的,虽然公众可能有很多吐槽,也表现出一些不信任,但各家平台的数据展现出,公众做好事的善意基础其实非常深厚,大家仍然希望做好事,并且对平台仍然有信心。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如果不信任,往往不是吐槽,而是转身离去。所以,每当听到一些挑剔的用户或者经常提意见的商家说我们应该如何做的时候,我觉得更多的是感恩,希望能够在他们的鞭策之下把事做得更好。

  在增进信任或者增强公信力方面,过去很多年里,我们一直在努力地做。区块链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们率先提出要让所有的数据上链。到现在为止,我们每年都要投入相应的成本保证数据公开透明,持续地与行业共同提升,在反馈效率和数据透明度方面做得更好。

  很有意思的是一个例子是,今年我们将“公益宝贝”模式拓展到了闲鱼。开始我们还有一些忐忑,因为闲鱼上大量是个人卖家,跟那些对平台高度信任且有绑定关系的商家完全不一样,而且闲鱼发布“公益宝贝”可以更高比例的捐赠。但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模式上线后得到了大量的支持者。说明这种场景拓展确实是来自用户希望跟着平台一起做好事的真实的愿望。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个事情做得越来越好。

  怎么样让别人更加信任?光说没有用,但坚持八年、十年,甚至十八年,日久见人心,我们把事情做好,也会让大家更加信赖平台,跟着平台一起更好地贡献社会价值。

  徐笛:捐赠资源本质上不是平台的资源,而是一种社会资源。如何用好社会资源,让它的效益最大化,这是我们几家平台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方向。反过来,我们每年也会对捐赠人进行调研。我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到,捐赠人之所以愿意捐赠,是因为相信平台。作为平台的运营方,我们身上的责任极其重大。我想分享过去几年时间里支付宝公益平台的实践和探索。

  第一,去年,支付宝公益平台启动了向高质量项目的升级和转型,包括积极实践党建引领。我们学习了大量文件,最后得出五个维度:国家有倡导、社会有需求、治理有规范、执行有效率、项目有结果。基于这五个维度,我们制定了高质量项目的评审标准,邀请第三方专家进行评审,启动了升级和转型,目前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公益行业中,大家更多关注的是项目、机构和执行方,但整个公益是生态,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捐赠人。我们对捐赠人的关注在哪里?从今年开始,支付宝公益平台启动了捐赠人高质量服务,响应党和国家政策向导,重点针对项目反馈披露、财务披露、建议的响应速度、开票的速度以及是否提供项目真实探访的机会。从这几个维度出发,我们希望一方面确保项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提升捐赠人的体验。只有捐赠人体验好了、感受好了,行业才可持续。

  第三,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这几年AI特别火,我们在尝试探索AI技术在公益行业的应用。到目前为止,在将技术应用到平台项目的审核和提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另外,我们也在尝试将AI技术和公益用户的体验结合,做一些产品,期待未来产品可以带来一些可能性。

  吕振亚(主持):关于“信”这个关键词,和媒体的关系也很密切。我们作为公益慈善领域专业服务机构或者媒体,也是整个生态的共建者和倡导者,我们希望树立公众对慈善公益的信心。对于平台在信心建设方面的案例,我们作为媒体也承担着传播和倡导的职责。因此,我们愿意一起为公益慈善领域树立信心,增强信心,大家一起努力!

摄影 | 燕飞

编辑 | 安然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