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慈善研究院
如何以公益慈善的方式,守护“我们的阿勒泰”

中国慈善家 · 2024-07-24

  #mce_temp_url#编者按:

  随着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网络上走红,阿勒泰已然成为众人现实中的“远方”。

  自然之美应该被看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也值得尊重。同时,伴随着阿勒泰等“远方”的知名度提升,如何在享受自然馈赠的同时,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和可持续的方式守护它们,就成为摆在社会和公众面前的重要课题。慈善公益,作为连接人心与自然的桥梁,正是人们表达爱意、守护这些净土的有效途径。

  本文作者、影响力慈善研究院特聘专家李洁,出生成长于新疆阿勒泰,她从慈善公益视角出发,讨论如何以慈善公益的方式和方法,守护“我们的阿勒泰”。

  据说娟姨笔下《我的阿勒泰》后劲很足,勾起了无数人对诗与远方的向往。我也好久没有回过阿勒泰啦,还好相册里有几张照片:

阿勒泰·桦林公园 图源/李洁
阿勒泰·桦林公园 图源/李洁

  站在湖边看看水,坐在路边看看马,躺在树下看看天,“吹过一阵长长的风”,感受自由与治愈……

  阿勒泰很远,从西安直飞阿勒泰雪都机场需要4个小时,从北京近5个小时,从上海5.5个小时,从广州6个小时,从乌鲁木齐直飞都还要1个多小时。

  阿勒泰很大,下辖六县(布尔津、哈巴河、吉木乃、福海、富蕴、青河)一市(阿勒泰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比浙江、江苏整个省份的面积还大。

阿勒泰风景 图源/梅子
阿勒泰风景 图源/梅子

  我的阿勒泰,用它的生态绿能赋予你内心的安定;你可以用公益慈善,回馈守护它的绿水青山。

  如何用公益慈善守护“我的阿勒泰”,一起来看看吧!

  守护阿勒泰的野生动物

图源/上海科技馆官方账号
图源/上海科技馆官方账号

  这是阿勒泰野生动物界的“网红”——蒙新河狸,它是国家一级濒危保护动物,甚至比大熊猫的数量还要稀少。

  在阿勒泰地区自然保护协会和100万年轻人组成的“河狸军团”的支持下,从2018年到2023年,蒙新河狸的数量已经从5年前的500只、162个家族增长了50%,达到750只、227个家族。

  2022年蒙新河狸方舟(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在富蕴县落成并投入使用。除了河狸,救助中心还救助过棕熊、秃鹫、兔狲、赤狐、艾鼬、长耳鸮、蓑羽鹤、赤麻鸭……

  守护阿勒泰的风土人情

  公益研学活动,让参与的人既能够亲身体验阿勒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还能在公益服务中与当地居民学习交流、挑战自我收获成长。

  比如在哈巴河县“我去新疆找朋友”公益研学活动,带动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共同参与新疆地区的建设

  研学带动哈巴河县多个村集体合作社、研学人才、农牧民和工匠艺人等共同参与,为村集体和农牧民及在地企业带来实际经济收益近30万元,实现研学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目标。

  其中,萨塔木试点乡库尔米希守艺工坊开展研学体验活动及参观接待累计30余次,接待参访及研学300余人。带动30余户村民开发面向游客的农产品、牧民食宿接待、活动体验、场地使用等,为集体经济和农牧民累计增收近10万元。

  在长达80页的《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县公益研学手册》里,最值得关注的是这张“公益研学收益分红说明”:

图源/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县公益研学手册
图源/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县公益研学手册

  不以营利为目的、有公益慈善教育理念,应成为冠以“公益”之名而开展的研学活动的评判标准。到那时,可以有更多人通过这一慈善举措,亲身体验如阿勒泰等各地区的风土人情。

  守护阿勒泰的自然环境

  最后,我想把“可持续旅行”的概念分享给你,让我们用成为“负责任的旅行者”的方式守护阿勒泰的自然环境。

阿勒泰风景 图源/梅子
阿勒泰风景 图源/梅子

  据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可持续旅行指南》,可持续旅行的目的是“最小化旅行带来的消极影响,并最大化积极影响”(WWF,2023)。

  在指南提出的一些建议中,我觉得以下几点可以为你去我的阿勒泰旅行提供参考:

  低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管选择绿色交通方式,优先考虑火车出行,优先选择直达航班;

  减塑:自带水杯、梳子、拖鞋、洗漱用品、可重复使用的餐具、环保购物袋等,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合理处理塑料垃圾。

  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植物,拒绝消费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品。不主动观看动物经训练后非自然的娱乐性表演,不参与任何拥抱野生动物或与野生动物合影互动的活动。

  珍惜食物:适度点餐。尽可能多地选择在当地居民开设的餐厅用餐,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和社区发展。

撰文 | 李   洁

编辑 | 安   然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5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