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家 · 2024-05-21
中国慈善家 · 2024-05-21
5月9日,第21期影响力慈善沙龙——《社区慈善:公益力量的在地生长》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举行,来自社区慈善领域的专家、媒体,行业支持与培育机构,资助型基金会、运作型基金会以及扎根社区服务的社会组织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社区慈善的现状、挑战与未来。
本期沙龙由《中国慈善家》影响力慈善研究院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对社区慈善重要性的认识,分享公益力量实现在地生长的经验与做法,以此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慈善事业中来。
(本文共计约1万字,阅读时长10分钟。)
嘉宾名单
章新新 中国慈善联合会传播委员会主任委员
徐家良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
徐 珊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
吕 朝 恩派公益创始人
李泽明 四川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
郑壹零 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行业发展委员会秘书长
于秀红 马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恩宝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李晓林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
林 红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秘书长
沈毅晗 良渚文化村社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李 涛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
梁 艳 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田梅梅 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助理
林 虹 万科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
何 昕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
梁 晨 龙湖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
中国慈善联合会传播委员会主任委员章新新,《中国慈善家》副社长、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院长王跃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姚瑶分别发表致辞。
章新新在致辞中表示,慈善法修正案的通过为社区慈善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并提出了构建社区慈善共同体的三个关键步骤:形成共识、共建推进和共享实践。
章新新强调,社区慈善共同体的建设是实现社区和谐与居民幸福的重要途径,需要社区居民、志愿者、慈善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
构建社区慈善共同体的首要任务是形成共识,即在社区内培育对慈善重要性的认识,让居民明白参与慈善是每个人的责任,能激发参与热情,促进团结互助。章新新鼓励社区和企业共同参与慈善建设,形成多方合力,推动慈善事业持续发展,确保慈善成果公平、透明分配,让每位居民受益。他还强调“共享”的重要性,让慈善成果惠及每个人。
章新新提出建设“社区慈善话语体系”,以传播慈善理念,引导社会舆论。他建议创新慈善话语表达,利用社区传播渠道提高居民参与度,并建立反馈机制,优化话语体系。
王跃春从社区慈善的本质出发,提出公益慈善正在从传统的“远方”回归到“在地”,从身边的需求出发,将在地的捐赠、资源、活动、服务和受益人紧密联系起来。
她认为,在社区慈善的发展中,应特别关注和重视公益力量的“在地生长”,只有当覆盖项目设计、募资、执行、服务、传播、评估全周期的公益组织、公益人才从社区里长出来,社区慈善才真正拥有生命力。她强调社区慈善也应践行影响力慈善的方法论,追求公益慈善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力,通过解决社会问题为社区带来真正的改变。
姚瑶详细介绍了阿里巴巴公益的战略方向,包括乡村振兴、绿色环保、助残扶弱和应急救灾。她指出,阿里公益一直关注社区慈善,为社区发展贡献力量。
乡村特派员深入农村社区,通过产业、技术、人才的振兴,带来了农村社区新面貌,推动落地惠及社区老人、儿童和妇女的慈善项目。阿里巴巴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通过旗下平台如饿了么、高德等为社区提供服务,并投入资源支持社工队伍成长。
姚瑶表示,阿里巴巴倡导“人人三小时”的公益文化,鼓励员工参与社区服务,通过公益活动搭建与所在地区的桥梁,并期待汇聚更多专业力量和智慧,共同推动社区慈善工作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主题演讲环节
徐家良:社区慈善应与居民日常生活相结合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做《当前社区慈善在地化长期发展的经验与未来趋势》主旨演讲。他介绍,社区慈善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地化长期发展经验和未来趋势值得深入探讨。
徐家良在分享中提出了社区慈善的四个核心价值,包括其作为公共事务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现实依据。社区慈善的特征体现在多样性、在地化、联结性、针对性、参与性和协作性上,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社区慈善的独特性。
在社区慈善的经验分享中,徐家良强调了历史传承的重要性,“社区能人”的引领性以及韧性治理在突发事件中的有效性。展望未来,社区慈善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组织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资源嫁接、基于历史与文化构建慈善特色供需,以及基于不同层次的参与共同体建设等方向,社区慈善将更加系统化、科技化,并能够更好地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满足社区的多样化需求。
徐家良在结论中指出,社区的大小和边界取决于人们对其选择的认知,而社区慈善的成功则依赖于社区居民的日常参与。他提倡慈善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慈善活动更加顺畅,对社会的推动进步也更有积极作用。
李晓林: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实践经验与挑战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李晓林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在社区慈善领域的探索》主旨演讲。她介绍,基金会自1987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增进人口福利、促进家庭幸福的使命,特别是在健康中国建设、关注“一老一小”、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公益项目。
在社区慈善的具体实践中,基金会构建了合作网络,如“黄手环”行动,关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易走失老人,动员了942家社会组织深入社区开展活动。此外,还通过五社联动等模式,解决了社区老人的多样化需求,资助社会组织入驻社区,提升养老服务。
在资源链接方面,基金会开展了“他乡的你”流动女性支持计划,资助社会组织,推动流动女性的社区参与和支持网络搭建。基金会还支持中心建设,如与相关基金会合作的家长学校养育未来项目,针对少数民族地区0到3岁儿童早期发展风险,建设养育中心和服务点。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金会在开展各类项目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社区公益慈善组织规模小、结构单一、服务能力弱、资源短缺等问题。未来,基金会将通过公益慈善的手段和机制推行社区志愿服务,开发实施更多参与门槛低、体验感和互动性强的公益慈善项目,动员更多资源解决社区居民和社区发展问题,还将不断扩大资源链接和服务提供,筹集善款力度,通过设立社区慈善发展基金、公益创投、机构奖励等方式更加有效地支持社区慈善的发展。
吕朝:社区慈善应致力于构建生活共同体
恩派公益创始人吕朝做题为《社区是不是希望之地》主旨演讲。他认为,公益组织在新时代中寻找定位的同时,也应深入思考如何发挥自身的不可替代作用。
吕朝提出,社区慈善不应仅仅关注对个体的救助,而应致力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一个真正的生活共同体。他强调,社区是由人组成的,而非由房屋构成,因此社区工作应在人们形成生活共同体后进行。在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移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这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社区建设有着本质的不同。
吕朝认为,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提供安全宜居的环境、服务便利、保障利益攸关方的权利以及增强归属感和成就感。他指出,社区建设应由社区生活者主导,公益组织和社工组织不应成为社区建设的主体,而应通过公益慈善项目发动当地生活者自己解决问题。
在讨论社会组织在社区慈善中的作用时,吕朝分析了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质、缺乏上升空间、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在自由人交流中形成的沟通能力等特点,使得社会组织能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居民沟通,发现并利用社区内的资源,从而有效地推动社区建设。
吕朝呼吁社会工作者、社工机构、公益组织和社区自组织在基金会和政府的支持下,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推动社区慈善的发展。
沈毅晗:“文化自觉”是提高社区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良渚文化村社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沈毅晗做《公益,让社区生活更美好》主旨演讲。
沈毅晗首先介绍了良渚文化村社区的基本情况,这是一个位于杭州市北郊的大型社区,拥有22000多名居民。沈毅晗指出,社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作为房地产项目,后来政府主导并引入业委会,最终发展到未来社区阶段,这一阶段外部公益力量和基金会开始参与其中。
他提到,社区管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服务好庞大的居民群体,同时解决物业公司与居民、商业与政府之间的甲乙方关系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沈毅晗强调了“文化自觉”的重要性,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社区治理模式,能够促进人人参与公益和自治。为了推动这一理念,基金会通过22次筹备会议,逐渐汇聚了多方力量,最终在2018年注册成立了良渚文化村社区公益基金会。
该基金会的特色在于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民自发,理事们秉持“五出”文化——出心、出力、出钱、出新、出资源,体现了社区成员的高度参与和责任感。在项目框架方面,基金会以社区文化营造和人人公益参与为基础,进一步开展扶弱济困、公益社团资助,特别关注“一老一小”的福祉。沈毅晗还介绍了五社联动的多方参与模式,通过业委会提供场地、社区提供资金等方式,共同关注和支持青少年的成长。
沈毅晗表示,期望通过社区公益的力量,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社区愿景。
李涛:多种方式构建社区公益新生态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李涛做《构建社区公益新生态:基于协作者的实践反思》主旨演讲。协作者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以服务农民工群体为核心,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转型,促进个体的自由流动。
李涛强调,公益慈善与商业不同,它鼓励个体的自主发展和独立能力,倡导一个开放的、互助的共同体精神。公益慈善的服务对象通常是那些被公共服务忽视或排斥的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李涛提出,现代慈善的核心信念是助人自助,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潜能,相信他们不仅是生活的参与者,也能成为社区和公益的建设者。
在服务过程中,协作者采用了系统理论的视角,将个体和社区问题放在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中考量,强调了服务的系统性和整合性。此外,社区工作是协作者关注的另一重点,他们重新定义了社区的概念,不仅包括地理性社区,还有功能性社区和基于共同利益的社群,以更开放和多元的方式满足社区需求。
李涛还提到了与服务对象、社区居委会和政府建立平等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通过“三社联动”模式,协作者在北京开展了试点工作,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三方的合作,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他还强调了角色重构的重要性,公益慈善从业者与服务对象应互为主体,共同构建服务共同体。在助人自助的理念下,协作者将服务对象的能力提升分为四个层面: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人的能力、推动社区力量的能力,最终成为专业的使能者。协作者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挑战,包括资金和人才的缺乏,以及尚未建立的良性社区公益慈善环境。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李涛提出了回归本质的策略,包括让资金资助、教育培养和政策倡导回归公益的本质。他介绍了协作者在2021年开展的公益1+1资助活动,这是一个实验性项目,旨在合理有效地资助公益项目。此外,他还强调了教育和培养公益慈善人才的重要性,提出打破大学与社区隔阂,让公益慈善人才的培养回归社区。
在政策倡导方面,李涛鼓励公益慈善组织勇于表达民意,推动政策改变,并强调了尊重服务对象自主表达的权利。他表示,公益慈善应服务于大众生活,提升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这是公益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圆桌讨论一:
社区慈善力量的资助与培育
由《中国慈善家》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首席专家李劲担任主持,马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恩宝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于秀红,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林红,四川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李泽明,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行业发展委员会秘书长郑壹零以及万科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林虹进行了主题为《社区慈善力量的资助与培育》的圆桌对话。
各机构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在社区领域的实践经验,并围绕资助与培育的不同之处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由《中国慈善家》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首席专家李劲担任主持,马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恩宝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于秀红,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林红,四川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李泽明,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行业发展委员会秘书长郑壹零以及万科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林虹进行了主题为《社区慈善力量的资助与培育》的圆桌对话。
各机构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在社区领域的实践经验,并围绕资助与培育的不同之处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于秀红:通过资助和培育社会力量提升社区服务
马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恩宝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于秀红介绍,恩宝公益基金会的使命是“用感恩的心创造美好”,通过“恩宝的幸福家园计划”等项目专注于民生领域的支持。基金会与浙江民政厅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支持社会力量探索和提升社区服务。
“恩宝幸福家园计划”通过资助一线社会组织与社工提供社会服务,帮助解决社区问题,在资助过程中同时注重培育合作的社会组织能力。除了支持开展社区服务的活动成本、社工工资和行政管理费用外,资助中还有一部分非限定性资金,专门用于人员的成长和发展,不仅关注项目的短期成果,更致力于社会组织长期的自我发展和提升。
于秀红认为,尽管社区面临诸多挑战,但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年轻社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基金会通过项目资助和系列培训,促进社会组织和社工的成长。同时建立专业委员会,整合社会资源和资深专家的力量,为人员提供更专业的培育和培训。还鼓励同辈学习,资助的机构之间通过交流和学习,相互催化出更大的能量。
面对资源的有限性,基金会采取了明确的选择标准,每年1000万项目总预算用于20个机构与项目资助,在有限的社会资源下,力求将资金用于最需要的地方。在资助过程中强调结果导向,同时机构必须达到既定的学习和成长目标。
于秀红提到,社会组织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面临生存挑战,通过基金会的资助策略,一方面依靠一线社会组织为社区提供真正的服务,同时能够帮助社会组织提升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社区,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
林红:以催化式资助促进有效衔接与协作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林红介绍,敦和基金会在过去十年中主要聚焦于传统文化、公益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慈善文化的研究与教育。随着国家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当前基金会选择将文化聚焦于经学研究,公益聚焦民生领域,关注中低收入流动和留守儿童家庭,这些群体在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林红指出,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尚不均衡给这些家庭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因此基金会选择将社区和学校作为工作的两大主要场景,在外来人口聚集的杭州九堡街道等地区开展了深入的社区调研和工作。
在新的公益实践中传统资助手法存在局限性,林红指出社区工作的复杂性远超简单的线性逻辑。社会组织在进入社区和处理问题时面临重重挑战,包括难以进入当地生态找到发力点、处理棘手个案问题、以及协调公共事务等。因此需要与社区的内生力量有效衔接与协作。
敦和基金会正在探索“催化式资助”工作手法,把资金作为社区中的催化剂、黏合剂和润滑剂,包括通过与街道社工站合作,努力激活现有的社工体系,得到社区和居民信任;引入外部的社会组织和慈善资源进入社区开展服务;并通过公益创投催化社区自组织,引导向非户籍人群和亲子活动。
林红还提到,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和情感需求,这要求社会组织关注更隐性和复杂的社会问题。基金会正尝试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资源,寻找解决当下人安身立命问题的途径,并构建新的社会连接和有机体。最终,我们希望社区成为一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地方。
李泽明:通过政策、行政力量推动社会组织培育
四川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李泽明介绍了四川省在培育和资助这些组织方面的具体做法。他认为,社区社会组织不仅是公益资源的提供者和慈善服务项目的实践者,还可能是街道和社区慈善基金的管理者,它们的发展与社区慈善的发展紧密相连。
为了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四川省民政厅出台了《四川省社会组织登记备案管理申请办法》,这项政策明确了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属性,并为那些尚不符合登记法人组织条件的社区公益组织提供了合法身份,从而确保了它们能够合法、有序地开展活动。
在具体实施方面,四川省通过基层党政工作体系,利用行政力量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此外,自2022年起,四川民政厅开始举办全省性的公益创投大赛,这一赛事以合作培育为宗旨,聚焦价值、领域和任务,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的社会公益资源,共同支持优秀的社区组织和创新项目。
公益创投大赛不仅为这些组织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促进了它们的在地发展,前两届大赛就整合了超过6千万元的资金,资助了900多个项目,孵化了612个社区社会组织,并带动了2000余个组织的同步成长。
郑壹零:社会组织应成为基层社会力量的融合中心
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行业发展委员会秘书长郑壹零探讨了社会组织在社区慈善和基层治理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将这些组织融入到社区发展中。他指出,尽管政府在乡村和社区社工站的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受限于有限的民政资源,社会组织的协助显得尤为重要。
浙江省慈善总会系统的建立,以及通过购买服务与在地组织的合作,都是推动社区慈善工作的重要措施。郑壹零强调,社会组织在进入社区时,需要抛开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真正从社区需求出发。
他比喻说,解决社会问题就像治病,既需要“专业医生”——即社会工作者和社会组织,也需要“药材”——社会资源。他提倡培养劝募师和项目策划师,以更好地为社区筹集资金和资源。
郑壹零提到,在新冠疫情期间,通过与饿了么等企业的合作,将外卖小哥转变为急救侠,参与到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中。此外,他提出将物业、超市等24小时服务点纳入应急体系的创新想法,以此来提高社区的应急响应能力。
他强调,社会组织应成为基层社会力量的融合中心,协助社区解决问题,并提供服务。郑壹零呼吁社会组织要与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大众共同努力,展现其在基层治理中的价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是一片蓝海,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参与,以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林虹:资助更应包括培育和能力提升
万科公益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林虹介绍,基金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社区废弃物管理方面,将其作为旗舰项目,以提高居民的自主分类意识和主动性。
基金会的工作重点之一是项目资助,与包括北京协作者在内的多个社会组织合作,支持在地的社区组织深入社区开展工作,并通过创新探索,寻找可持续社区发展的新模式。除了直接的项目资助,基金会还特别重视赋能工作,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赋能体系,旨在提升社区行动者和不同阶段社会组织的能力。基金会还与社会组织、高校老师合作,将一线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可供更多社会组织学习和应用的资源。
林虹强调,资助不仅仅是资金上的支持,更包括了培育和能力提升。在解决社会问题时,除了资金,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这要求资助方在资助内容中增加培育的元素。面对社区自组织和社区联合会的兴起,林虹认为社会组织应该采取多元合作的方式,与已有的社区自组织进行合作,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万科公益基金会在新的五年战略规划中,将继续探索碳中和社区的建设,并在有限的资源下继续支持社区工作,强调社区的自身参与和可持续发展。
圆桌讨论二:
在地公益的经验与挑战
由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李涛主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徐珊、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梁艳、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田梅梅、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何昕、龙湖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梁晨进行主题为《在地公益的经验与挑战》的圆桌对话。
徐珊:形成帮助社区慈善能力成长的慈善生态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徐珊指出,社区作为公共服务和政府保障落地的关键环节,其在服务的可及性和效果最大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基于民政部的工作经历和对基层服务的理解,中国公益研究院协助推动了儿童主任制度,旨在通过专人对儿童状态进行常态关注,通过资源平台高效落地政府和社会慈善资源。
在社区慈善的新变化中,徐珊强调了社区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性,分享了“一老一小”友好社区建设的探索,以及如何通过国家养老友好社区标准和社区调研,形成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寻找标准化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平衡。
徐珊也指出了社区慈善在实际操作中的挑战,包括缺乏关注微小需求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以及社区基层政府、居民、自组织和社会组织在专业度和资源链接能力上的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她提出了三方合作模式,通过研究院、基金会和慈善会的合作,提供资金、技术、项目设计和资源链接等多方面支持。
徐珊分享了在河南鲁山县尝试形成人人捐赠文化的经验,鼓励每人每月捐一块钱,逐步形成了良性循环和社区共建的关注点。她认为,社区慈善是大势所趋,但要实现活力和持续性发展,需要建立有利于社区慈善发展的机制、规则和评价体系。她呼吁不同类型的公益机构或慈善机构实现差别化、分层分类发展,形成真正帮助社区慈善能力成长的慈善生态。
梁艳:社区慈善的关键在于资金的来源、使用、决策和执行
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梁艳介绍,麓湖社区基金会是由民营企业发起,聚焦在城市社区,旨在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长期可持续推动社区的公共治理和发展,实现社区美好生活的永续发展。基金会的核心使命是推动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推动社区的公共管理和活力,塑造社区公民精神,并打造社区共同体。
在四年多的运营中,基金会始终围绕人的转变,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整合社区的资源,从而解决社区问题。梁艳指出,社区慈善的关键在于资金的来源、使用、决策和执行,她强调了资金来源多元化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基金会在探索小微基金和消费捐等方面的实践。
在决策方面,基金会建立了不同层级的决策体系,以激活社区群体对公益的深度参与。在执行层面,梁艳提到了社区自组织的专业度不足所带来的挑战,她提倡建立公正的评估和资助体系,以赋能社区自组织,促进其成长为专业的社会组织。
梁艳还探讨了与专业基金会合作的可能性,建议形成垂直生态网络,共同支持社区小微组织的成长。她认为,社区基金会的成功与背后的价值观、人才储备和使命驱动力密切相关。她强调,人才和使命驱动是社区基金会能够持续发展并有效运作的关键因素。
田梅梅:保护和支持自我发展良好的组织形态
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田梅梅介绍,爱德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困难人群的照护和社区发展,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的综合扶贫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基金会的工作理念上特别关注参与式和系统性,强调社区内生力量的培养,并通过赋能培训帮助居民建立农民协会,这与当前社区慈善的理念紧密相连。
田梅梅指出,社区慈善的最终目的是重新认识人与社会建设之间的责任问题,而不仅仅是建立形式上的社区基金会或基金。她强调,社区慈善需要有别于一般社会组织的培育方式,应该保护和支持自我发展良好的组织形态。此外,社区慈善在基层实施时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以便在合法的前提下拥有更多的自由生长空间,并保持人们参与的自觉性。展望未来,田梅梅对社区慈善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她认为,互联网为捐赠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但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和价值观对接仍需通过线下方式,尤其是与社区的深度合作来实现。她还提到,当前推动社区基金会建设,需要科学的评估和循序渐进,以避免盲目行动,并强调了社区中连接的重要性。
何昕:基金会需要链接多方资源
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何昕介绍,千禾是中国首家以社区命名的社区基金会,将珠三角地区视为一个大社区,关注突出的流动人口和环境问题,并通过资助社群和社区项目,推动社区发展。基金会在项目设计时,注重培养社区内的人,无论是通过参与式方法还是激发社区内生力量,以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创始人进行社区实验,探索社区发展新路径,并成立了荔枝书院,以促进社区内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协调。何昕指出,基金会在实践中面临三个主要目标难以协调的挑战:项目目标、社区本身的目标和机构的目标。此外,社区一线组织的工作惯性、对新环境适应能力不强,以及社区基金在实际操作中的政策差异和资金流动性问题,都是基金会需要解决的难题。
为了提升社区组织的能力,基金会增强其链接资源的能力,并与不同类型社区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在探索如何与基层政府以及社区里包括商户在内的更多相关方建立对话机制,以链接更多资源,推动社区工作的开展。尽管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但基金会仍持开放态度,愿意尝试和探索新的可能性。
梁晨:如何保持慈善活动的可持续性
龙湖公益基金会项目总监梁晨介绍,基金会选择专注于社区慈善,这与龙湖集团的业务——包括房地产开发、商业运营、物业管理和长租公寓——与社区紧密相关的性质不谋而合。
基金会启动了“一老一小”公益项目,旨在通过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方法,回应社区中老年人和儿童的需求,提升他们的幸福感。项目的具体模式包括硬件改造、人才赋能以及社区服务的落地实施,如老人关怀、儿童心理健康和儿童参与等。
梁晨指出,作为资助型企业基金会,在经济波动时如何保持慈善活动的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挑战。他分享了基金会在适老化改造、人才赋能和慈善服务落地方面的进展,并提出了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包括探索商业模式,让合作伙伴、资源和受益者能够自我运转,解决核心需求问题。
梁晨提出了对未来两到三年内社区慈善可能的发展方向的展望,并强调了基于社区普通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梁晨认为,需要让政府、居民和各方参与进来,形成联动,实现持续运转。
撰文 | 鲍安琪
图片 | 燕 飞
编辑 | 安 然
影响力慈善研究院
2024-05-21
影响力慈善研究院
2024-05-21
影响力慈善研究院
2024-05-21
影响力慈善研究院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