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慈善研究院
“技术公益”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 | 影响力慈善研究报告⑤

中国慈善家 · 2024-04-09

  编者按:

  今年,影响力慈善研究院发布《技术公益影响力研究》报告,将技术公益定义为“技术赋能社会问题的公益解决方案”,并从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创新性、多样性的技术维度;重大性、突破性的成果维度;多元性、慈善家相关性的机构维度。同时,选择十个案例开展技术公益研究,由李劲担任课题组组长,李劲、鲍安琪、姚楠、林伊人等执笔,邹琦担任文字编辑。

  课题报告将分为I概述系列与II案例系列,以推文形式共分17期进行发布。课题组长李劲撰文从“技术公益”的缘起、发展特征和影响力等方面,阐明研究观点。本文为概念论述系列的第2期。

  在今天的公益领域,“技术公益”正与科学公益、有效公益、公益金融、互联网公益和数字公益等新兴概念一起,成为越来越被普遍使用的词汇。然而什么是技术公益,国际和国内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状况如何,实践的经验、教训和成果如何,又面临哪些问题,以及怎样才能给社会带来深远的正向影响,很多问题仍旧缺乏深入而严肃的研究。

  通过对国际国内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我们认为技术公益这一概念于本世纪初开始在英国出现,2012年前后在中国出现并得到推广。“技术公益”一词的含义,从一开始的对“计算机技术工程师组成社群共同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这一现象的描述,逐步演进到今天的内涵丰富且多样化,外延也变得相当宽泛。

  国际上与“技术公益”对应性最强的概念应该是tech for good(直译为“为了善的技术”),在此语境下,good的含义更接近它在public good或common good(公共福祉/公共利益)中的含义,翻译成国内通行的另一词汇“科技向善”或许更为贴切(由于tech for good与技术公益在概念上并非完全对等,因此英文语境中我们仍然使用tech for good)。

  在Google中搜索tech for good,可以查找到约3160000条结果,覆盖了差异化很大的领域当中的实践和运用。而在Google学术中搜索,只能查到约1030条结果,还不到前者的三千分之一,说明tech for good并非成熟的学术概念。

  Tech for good这一概念通常被认为是英国从事技术公益风投的贝斯那绿色风投(前身为“社会创新营”)CEO保尔・米勒在2006年提出的,源于他组织的周末聚会(参加聚会的主要是运用电脑技术解决社会问题的工程师们)——也就是当前非常流行的“黑客马拉松”(hackathon)的前身。此后,国际上发展出多种关于“技术公益”的解释和说明。

贝斯那绿色风投团队 图源/贝斯那官网
贝斯那绿色风投团队 图源/贝斯那官网

  根据已有研究,我们认为tech for good的含义大致包含三个层面:

  关注技术对整个人类社会福祉的重大影响

  Good在这一语境下的含义是“福祉”,这一理解与西方关于技术“好”与“坏”的讨论和关切直接相关。如何让技术的潜力和能力向着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是技术向善的一个重要命题。

  较为典型的讨论例如,麦肯锡公司全球学院于2019年5月发布的《技术向善:平滑断裂,提升福祉》(Tech for Good:Smoothing disruption, improving well-being),专门讨论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以及如何减少这种冲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让技术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技术向善:平滑断裂,提升福祉》(Tech for Good:Smoothing disruption, improving well-being) 
图源/麦肯锡公司全球学院
《技术向善:平滑断裂,提升福祉》(Tech for Good:Smoothing disruption, improving well-being)
图源/麦肯锡公司全球学院

  类似的理解还包括发布于2022年的一篇研究文章里对tech for good 第一层含义的总结:“公司、非营利组织和创新企业对数字技术进行有意建设(intentional building),以使其对世界产生正向的影响力(impact)。”

  运用技术手段提升相关方的“问责和责任”

  上述文章认为2022年福特基金会提出的“公共利益技术(public interest technology)”也属于tech for good,意为:一个由技术人员创造的、确保技术被负责任地发明和使用的新兴领域。

  该文同时认为,“公民技术(civic technology)”也属于tech for good的第二层含义,意即企业和非营利组织通过使用技术手段让政府运作更为负责和有效。

  关注技术如何赋能企业和非营利部门

  专注于技术公益咨询的英国大柠檬(Big Lemon)咨询公司给出的解释较有代表性:tech for good最好被描述为“组织以改善社区和生活为目标导向,而使用技术来攻克大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这就意味着,这一概念覆盖了广泛的议题领域,包括环境、教育、不平等、可持续性、全球变暖以及当地社区的真问题。大柠檬网站给出的其他几种解释也极具参考价值:

  Tech for good是一个推进技术改善社会、环境和经济成效的,由人、项目和组织构成的社群。——Nissa Ramsay, Consultant at Think Social Tech and former Comic Relief Tech for Good Evaluation Lead。

  Tech for good 是设计、开发和利用数字技术攻克社会挑战的行为和努力,是我们有史以来所拥有的最强大和最灵活的工具,与用户主导和试验驱动的设计方法的组合。——Dan Sutch, Researcher and CEO at the Centre for Acceleration of Social Technologies。

  Tech for good 不仅是为了向善的社会目的,这些技术在运用时还应当对伦理和良知加以考量:tech for good 在发展中也隐含了一种平均主义的思维,以及开发者和用户间的合作,而不是开发者自行其是。——Harry Harrold, Web developer and co-founder Neontribe。

大柠檬(Big Lemon)咨询公司 
图源/Big Lemon 官网
大柠檬(Big Lemon)咨询公司 图源/Big Lemon 官网

  这个层面的定义注重解决社会问题、形成影响力(impact)成果,与国际非营利领域的主流话语体系非常一致。

  正如2022年互联网公益峰会上,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Christopher Marquis教授在题为《带你看看全球的技术公益》的发言中所指出的:“总体而言,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公益领域的数字慈善事业将继续带来机遇和挑战,这需要我们大幅增加知识建设和领域建设方面的投资,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实现影响力的机会。”从这个层面对tech for good的理解最接近于影响力慈善的观念,也是本研究重点参考和对标的概念。

  另外,tech for good这个词汇也被赋予了很强的非营利色彩:维基百科Wikipedia中没有收纳tech for good这一词条,而是收录了nonprofit tech for good(非营利技术公益)。

  美国的NTEN(非营利组织技术企业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组织tech for good网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行业会议。NTC(Nonprofit Technology Conference)是NTEN主办的非营利组织技术大会,彰显了美国非营利部门对于将技术用于组织管理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视程度。

  时至今日,国际上对tech for good概念的使用日趋广泛,其外延也越来越宽泛,已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主流实践领域。Tech for good的实践者既包括微软和OpenAI这样的企业巨头,也包括大量中小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并由此诞生为数不少的咨询公司等服务型中介组织,提供各类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更好地实现技术向善。

  总的来说,国内对tech for good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还非常不足,上述分析也十分有限,还有待进一步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撰文|李劲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