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周刊
当一只怀孕的蓝猫被人虐杀

中国慈善家 · 2025-05-06

关注

 

多起虐杀猫狗事件惹众怒

近日,频繁发生的虐待动物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4月25日,上海某小区地铁站旁躺着一只脖颈挂着"招财"项圈的蓝猫,四肢全被砍掉,腹部微微起伏,还存在生命体征,但已经奄奄一息。

蓝猫被好心的网友紧急送往宠物医院,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更让人揪心的是,CT显示这只猫已经怀孕,处于即将临盆状态,就医时腹中4只胎儿均已确认死亡。目前上海警方已经介入调查,尚未找到该猫的主人。

就在同一天,广西柳州一名男子买了一只两个月大的小狗后不满意,找商家退款,遭到商家拒绝后,男子抓起小狗用力摔在地上,有人上前阻拦,男子再次抓起小狗猛摔,致小狗当场死亡。当地便民热线的工作人员表示,有多人拨打电话反映此事,已通知相关部门去处理。

另有网友发帖称,成都律师胡某多次使用复合弓虐杀猫。4月28日,被虐杀猫的主人牟女士说,她养的三只猫遭到了胡某的虐待,造成一死一重伤,还有一只猫下落不明。胡某被判处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300元。

我国现行法律中,虐待动物并不构成刑事犯罪。现有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主要针对珍稀野生动物,而宠物以及流浪无主的小动物无法被该法保护覆盖。

虐杀猫狗是对良知和人性的践踏,违背了尊重生命的基本准则,有网友呼吁,应构建更完善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提高违法成本,让法律成为保护动物的坚实屏障。

在2024年11月公布的一份报告中,司法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对备受关注的反虐待动物立法做出回应称,“动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部分地区和群众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问题较为复杂,相关法律制定需审慎。”

 

男孩被生母继父虐待致死案宣判

4月28日,山西临猗“十岁男孩被生母继父虐待致死案”宣判,继父王某某被判死刑,生母谢某某被判无期徒刑。

经查实,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王某某、谢某某先后多次虐待儿子张某侨。2023年5月4日,两人殴打张某侨长达3小时,导致其休克而死。两天后,王某某将张某侨尸体掩埋至其祖父坟墓,又指使谢某某报警称张某侨“离家出走”,后因惧罪逃至外省。之后,王某某、谢某某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讽刺的是,谢某某与王某某曾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大量寻人启事,甚至对着镜头哭诉“全国14亿人都不找你,我也要找你。”

 

这种动物濒临灭绝,仅存两只都为雄性

在苏州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生活着全球极危物种——斑鳖。作为淡水龟鳖类进化的活化石,斑鳖已在地球上生存了2.7亿年,而今却濒临灭绝。

这只“世界上最孤独的动物”比大熊猫更为珍稀,目前中国境内仅存此一只,全球已知存活个体仅有2只,另一只在越南,而仅存的2只均为雄性。

小慈说:斑鳖的存在见证着生物演化的奇迹,也警示我们生态保护迫在眉睫。

 

善星

 

张译暂时息影:“演员得扎根生活”

4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在青岛揭晓,张译凭借《三大队》获得优秀男演员奖。

张译成为继刘佩琦、李雪健之后,第三位拥有两座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杯的演员。2023年,他曾凭借《我和我的祖国》首次获得这一奖项。

获奖之后,张译宣布暂时息影,因为之前作品太密集了,接下来会扎根生活,等到自己特别满意时再接戏。

“我特别喜欢让自己安安静静生活一段时间,陪陪我的猫,去大街上。演员得扎根生活,不然就是纸上谈兵,这是我特别害怕的一件事。拿了这个奖,不好好去生活,不好好演戏,会对不起观众,对不起自己,生活也会抛弃我,所以我希望自己多沉淀一下。”

这些年来,张译的镜头始终对准真实的生活,刻画出普通人的困顿与执着。他是《鸡毛飞上天》中白手起家的小人物陈江河,是《狂飙》里骑着电动车穿梭街巷的警察安欣,也是《三大队》里追凶路上蹲在路边啃馒头的程兵,每个角色都能触碰到观众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在现实生活中,张译还有一个少有人知的身份,那就是“流浪猫入殓师”,让宠物们体面地走完最后一程。

因为爱猫,张译成立了流浪猫公益平台,救助了将近4000只流浪猫。在他的车里常年放有一大摞塑料袋,如果不幸找到了流浪猫的尸体,张译就会拿出准备好的塑料袋,将它放进去,简单地清理一下毛发,认真地包裹好,收拾遗容后,再把它们埋到灌木丛、树林底下。临走还会向它们鞠躬,说声对不起,请它们一路好走。

除了对流浪动物的温柔送别,张译还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唤醒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关注。

2022年,张译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华坪女中校长张桂梅共同担任 “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 普法宣传代言人,该制度要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机构和个人在发现侵害线索时必须及时报告。宣传活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张译通过媒体发声,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未成年人权益。

2024 年,张译主演的电视剧《九部的检察官》上映,剧中呈现校园霸凌、网络犯罪、性侵、诈骗等一系列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案件,张译饰演一名心思缜密、充满正义感的检察官。这部剧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法律题材电视剧,它更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当下社会中存在的诸多未成年人问题。

在环境保护方面,202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张译担任无境深蓝气候变化大使,与团队一起发布了微纪录片《沸腾时代》,通过视频揭示极地生态危机,呼吁公众关注气候变化。无境深蓝创办于2017年,是一家支持潜水员参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

其实早在2012年,张译就曾参与拍摄微电影《榕树下的约定》,这是国内首个气候主题公益微电影项目“爱的深呼吸”的一部分,旨在通过电影和明星的号召力,唤起公众对气候问题的关注。

就在同一年,2012年4月,张译通过网络平台发起名为“爸妈我很好”的主题公益活动,号召漂泊在外的儿女每周给“留守父母”打一个电话报平安。张译在微博中称:“我们怀揣着梦想每天奋斗,但终究在父母的面前执行着残忍的忘却。太多的事实让我们懂得珍惜现在的可贵,是时候改变了。请拿起电话,跟你最亲的人说一句爸妈我很好。”

从暂时息影、停步沉淀,到安葬流浪猫、守护未成年人,张译始终在用行动书写着对艺术与生命的双重敬畏,这也是对“何为好演员”最好的诠释。

 

“没有李连杰的壹基金才是成功的壹基金”

4月26日是影星李连杰的生日,当天,他在个人微博发布视频表示,自己的生日愿望是脱离壹基金所有的公职,把它返回给社会和家庭,让大家共同见证它的成长,而自己永远是一个志愿者,永远愿意陪伴壹基金共同成长,并称“没有李连杰的壹基金才是成功的壹基金”。

当天,壹基金也在其官方微博发文:“每人种下一颗善的种子,它会开出漫山遍野美丽的花”,从18年前的1个善念,到现在98.7亿人次的公益参与和信任。今天是李先生的生日,谢谢李先生和所有壹家人对人人公益的爱和支持。祝志愿者李先生生日快乐,更祝所有壹家人健康、快乐!”

壹基金是由李连杰于2007年发起成立的公益组织,是国内第一家民间公募基金会。4月19日,李连杰曾发文称,“今天壹基金18岁了,回想起当时之所以定今天为它的生日,是因为4.19也是我女儿Jane的生日,当时我就在想,要把壹基金像孩子一样地培养起来,如今这个孩子成人了,但爱不会毕业。”

 

企业

 

曹仁贤向合肥工业大学捐赠1亿元

在合肥工业大学建校80周年来临之际,4月28日,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个人通过阳光电源公益基金会向母校捐赠人民币1亿元,用于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曹仁贤今年57岁,1997年,他放弃了大学教师工作,成立阳光电源。2015年,阳光电源成为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冠军并蝉联至今。截至2025年4月28日收盘,阳光电源的总市值近1298亿元,是光伏行业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善举

 

省略彩礼和宴席!“95后”夫妻捐款16.6万元

近日,河北的“95后”夫妻董阔和杨赞旭在婚礼上省略了彩礼和流水宴席,将省下的16.6万元全部捐给河北省希望工程,用于4所中小学建设“科技萌娃”实验室。

董阔和杨赞旭是中学同学,因一场科技比赛结缘,他们想要帮助更多孩子追逐科技梦。此前,两人就捐赠过小学,此次听闻二人结婚的消息,还给他们寄来了学生们亲手绘制的手绘石头。杨赞旭说,“我们没有买钻石和‘三金’,手绘石头对我们来说比钻石更珍贵。”

小慈说: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像董阔夫妇一样,将人生的重要仪式转化为公益行动,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温暖与充满希望。

 

逝者

 

送别李兆基

4月27日,香港地产富豪、恒基兆业地产创始人李兆基丧礼在香港殡仪馆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联办主任郑雁雄等许多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和香港市民来到现场,送别李兆基最后一程。

李兆基家属在香港殡仪馆对面的球场搭建帐篷,供公众悼念。一座长12米、高5米的花坛矗立其中,白色花海簇拥着李兆基的遗像,现场吊唁留言册上写有“商界楷模”“慈善永存”等字句。

李兆基曾说:“我的愿望是在恒生指数3万点时,每年捐出10亿元做慈善。”2018年,香港股市突破3万点,他随即履行承诺,以李兆基基金的名义向香港保良局捐赠1亿港元,支持总局东翼重建工程,扩展社会服务。

在香港,懂得如何赚钱的人很多,但能把慈善做到极致的人却并不多见。李兆基既能向清华、北大、香港大学等顶尖学府捐赠巨资,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也能关注最基层的农民工人,设立免费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技能、自力更生。

此前报道:四叔李兆基:行善要四两拨千斤

 

城事

 

上海发布一揽子慈善政策

近日,上海市民政局印发《上海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高质量培育发展慈善组织、涵养浓厚海派慈善文化、发展慈善特色服务和创新项目、培育高素质慈善人才队伍等一揽子政策。

在制度创新方面,《方案》提出优化登记认定流程、建立退出机制,这就解决了长期困扰行业的 “入口松、出口难” 问题。《方案》还明确社区基金会需配备专职秘书长并引入第三方治理,旨在提升基层慈善组织的专业化水平。

在人才培养和技术赋能方面,《方案》提出推动高校开设慈善选修课程,并建立从业人员薪酬指导线。积极推动慈善事业数智化转型,推广数字化技术和工具在慈善组织中的应用。

 

国际

 

缅甸约630万灾民需人道主义援助

4月28日,缅甸7.9级强震已过去了整整一个月。这场强震,不仅给缅甸的曼德勒、实皆、内比都等多个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其周边的泰国、老挝等邻国也有不同程度的建筑损坏和人员伤亡。从地震袭击缅甸之初,联合国难民署便开始向缅甸受灾社区提供帮助。

联合国难民署驻缅甸发言人迪奥戈·阿坎塔拉介绍说,目前缅甸受灾地区的基本生存物资仍然缺乏,联合国驻缅甸办事处收集了受地震影响人口的数据,估计有630万灾民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作者:小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IC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张旭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5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