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慈善信托渐成主流,制度亟待进一步优化

中国慈善家 · 2024-07-31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及机构关注家族慈善,慈善信托成为最受关注的慈善工具之一。

    2024年7月26日,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携手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以及《中国慈善家》杂志社,在北京举办了“2024慈善信托治理与发展研讨会,多位学者、慈善信托委托人、受托人、监察人等在会上均表达了上述观点。

    自2016年《慈善法》颁布至今,我国的慈善信托历经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其所承载的社会价值逐步显现,已经成为一项具有时代特色和价值的慈善制度。

家族慈善信托初具规模

    2023年12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慈善法》的决定,进一步发出了支持慈善信托发展的信号。修正后的《慈善法》进一步明确了慈善信托的属性及相关主体的确认,规范了慈善信托的运作,强化了对慈善信托的优惠扶持,为有关部门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政策促进措施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新法将于2024年9月5日实施,专家预测,主管部门将完善相关政策,慈善信托将会成为有需要的家庭传承行善的基本方式,它将成为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7月26日的研讨会上,中国慈善联合会常务理事、慈善信托委员会主任蔡概还表示,慈善信托的设立方式、慈善目的、慈善财产种类都将越来越多样化,永久存续的慈善信托将逐渐成为主流,资产配置将成为慈善信托财产管理的主要方式,慈善信托的运作方式也将不断创新,金融科技将不断应用于慈善信托。蔡概还认为,家族慈善信托将会是慈善信托未来最主流的发展模式。

    2018年,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家族信托的定义,推动家族信托进入规模化、系统化发展时期。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国家族信托存续规模约为5500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约34%,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中国慈善事业进入发展关键期,需要深度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从实际出发探索公益慈善发展之路;运用慈善信托这一有效的工具,发展有影响力的慈善信托项目、培育慈善信托的典范案例,进一步开拓善经济与慈善信托的中国发展之路,让慈善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理事长王振耀说。

    在王振耀看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范围都进入到“善经济”时代,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转型是财富内在逻辑的转型,呈现出社会价值引领经济价值的发展方向,善已经成为商业文明主旋律。

高收入人群的必经之途

    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家族办公室业务中心牵头人张钧指出,慈善信托的发展需要解决动力、能力及活力三个维度的问题。首先要保有对慈善信托委托人价值的充分尊重,激发慈善信托的长期发展动力;其次是通过慈善信托生态的系统完善、慈善信托专业服务机构及专业人士能力的系统提升,提升慈善信托的整体发展能力;此外,要探索慈善信托与其他慈善工具,以及与商业和金融的融合发展,激发慈善信托事业的充分活力。

    “在家族慈善信托中,应当坚持以下原则:既要完整实现社会价值,也应合理尊重家族价值,更应有效发现工具价值,同步充分体现制度价值。”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大成家族办公室业务中心联合牵头人谢玲丽建议,应该多维尝试发展慈善信托与多元向善力量的有效协同与融合,通过家族慈善信托,进一步实现社会价值、家族价值、工具价值与制度价值的平衡。

    《中国慈善家》杂志社副社长、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院长王跃春表示,承载股权捐赠是慈善信托的最大价值之一。她还表示,期待慈善信托的流程以及相关税务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以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境内外公司以股权捐赠或股权慈善信托的方式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中航信托慈善信托业务负责人上官利青表示,慈善已经成为企业家人群及高净值客户的必选项,慈善相关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也进一步推动了多元化的慈善信托场景应用,应当通过完善配置政策、加强应用传播及优化慈善服务,共建慈善生态体系。

    中航信托总经理助理兼家族信托事业部总经理姜燕认为,更多元的应用场景以及更多元的慈善信托资产,都对慈善信托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构建慈善信托的治理结构、建立治理原则从而保障慈善信托的长期安全及有效运转,如何增强委托人、捐赠人以及慈善信托各服务机构的体验感与参与感,从而使慈善行为更加具象生动,在委托人与最终慈善信托受益场景之间建立长期关联,都应在慈善信托运营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

    中华慈善总会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总干事、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与公共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傅昌波指出,中国高收入人群的慈善心愿包括高效慈善、自主慈善、差序慈善及传承慈善(家风传承)等。当前“善愿”不论是中央的要求还是高净值人群的需求都比较明确,社会财富蕴含的“善能”潜力巨大,但是我国“善制”还需要优化,特别是慈善信托制度,需要更加坚固、更为便利,能够兼顾平衡利他与可持续发展,为“善愿”的实现提供系统性支持。

作者:温如军

值班编辑:邱宇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5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