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商业
或许你从未留意,这份“红”却在我们身边真实存在

中国慈善家 · 2023-05-09

  “爱心妈妈”刘洁与思思在一起。

  不论刮风下雨,每早七点到九点,山西太原的李跃伟都会如约而至来到自己服务的老人楼下,巡视老人家里的窗帘有没有拉开,以此来判断老人是否平安无恙。

  江苏东台的乡村孤贫儿童思思,隔三差五就会打电话给刘洁:“妈妈,我想你了。”但是,两人并无血缘关系,刘洁说自己是在给陌生的孩子做妈妈。

  郑州市的律师冯海河在目睹一位老人晕倒,自己无计可施后,去学习了急救知识。从此便开启了宣传急救知识的历程。近几年,他带领志愿者,去闹市街头摆起了“急救地摊”,免费教行人学习急救知识。

  李跃伟、刘洁和冯海河都是普通人,也是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他们的志愿工作如同身边的一抹红,温暖了许许多多的普通人。

窗帘之约

  李跃伟是山西省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

  每日按约定时间来到自己服务的老人楼下,看老人是否正常拉开窗帘,似乎成了志愿者和老人们之间的一个约定。他们把这项工作称之为“窗帘行动”。

  窗帘行动志愿者每天要观察所负责老人家的窗帘是否打开。

  “窗帘行动”就是选取社区里的空巢、独居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固定时间拉开窗帘,防止老人独自在家发生意外。

  双方约定,每天上午,志愿者准时出现在老人的楼下。如果老人如约把窗帘拉开了,就证明平安无恙。志愿者有时会给老人打个招呼,问问老人是否需要帮助。如果老人的窗帘没有拉开,志愿者就需要马上电话联系老人,或上门去看看老人是什么情况。

  志愿者在用手机查看老人家的窗帘。

  李跃伟所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桃园南路第一社区是从2022年6月1日正式开展“窗帘行动”的。社区党委书记安焱介绍说:“我们之前对社区里老人的状况也有所了解,对老人也有相关的关注和活动。去年,王建强(山西省红十字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老师跟我提到了‘窗帘行动’,我一听,觉得这个项目挺好,便决定跟红十字会联合开展这项行动。”

  社区工作者通过走访调研,与老人及老人亲属沟通,选出了一批需要服务的老人,其中四户被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有三户是独居老人,另一户是一对空巢老夫妻。而他们招募志愿者的条件之一,便是:辖区范围内,跟老人离得比较近。

  身患帕金森综合症的刘大爷,则是这四户重点关注老人中的重点。第一次见到服务他的志愿者李云和王晓姝时,刘大爷手抖得不行,没法用微信,但好在还能借助拐杖等辅具,走到窗前拉开窗帘。

  除了每天巡查刘大爷的窗帘有没有正常拉开外,志愿者还会给他提供维修、送医、陪诊等服务。疫情期间,社区安排了大白上门为刘大爷做核酸。

  经过半年多的服务,刘大爷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明显好转。有一次,他对志愿者说:“你们的工作很无私,我有底气。”

  家中拉开的窗帘,代表老人在家平安无事。

  大概每隔三个月,安焱会组织“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交流畅谈。有志愿者跟她反应,说“窗帘行动”太枯燥太单调,志愿者容易没有成就感。有几位志愿者就因为受不了这个枯燥,直接退出了。

  “因为这个行动事情很小,就是检查下老人的窗帘有没有正常开关。大多数时候,你在窗台下站一个月、一年,都是一样的,老人不会有任何事情。但巡查这件小事又很重要,一旦发生事情,我们的志愿者能第一时间出现在老人们的身边。所以,能把这项行动坚持下来的志愿者,都非常不容易,都是我们的铁粉志愿者。”安焱对《中国慈善家》说。

  窗帘行动志愿者上门看望老人。

  下一步,安焱计划招募更多志愿者,并扩充重点服务对象——独居及空巢老人。她希望能有更多志愿者加入到“窗帘行动”,惠及更多老人。

给陌生孩子当“妈妈”

  三年多过去了,刘洁仍记得和思思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

  2019年秋,刘洁跟着其余十几位志愿者,参加“爱心妈妈”走访活动,来到思思家里。

  一见面,还没聊几句,思思就叫刘洁“妈妈”了。探访一结束,刘洁就决定跟这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姑娘结对。“她跟我很有缘分,我特别喜欢她,我感觉孩子也很喜欢我。”刘洁回忆说。

  “爱心妈妈”刘洁与思思在一起。

  思思爸爸病故当天,外公外婆接走了患有精神病的思思妈妈。从此,思思成了留守儿童,跟着6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在村里一家工厂当门卫,奶奶在操持家务之余,四处打零工补贴家用。东台市红十字会了解情况后,将思思纳入了“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的帮扶名单里。

  2019年成为思思的“妈妈”后,刘洁一有时间就会驱车40多分钟去看思思,给她带去甜品、衣物和学习用品,跟她聊天陪她玩。爷爷奶奶太忙,没空好好照顾思思。刘洁每次去,思思的头发都是乱的。刘洁总是会给她清洗梳理整洁,有时还会给她洗澡换衣服。

  除了去家里探访,刘洁也会带思思去市里逛公园,吃肯德基,去儿童乐园游玩。之前由于疫情影响,集体探访停摆,但刘洁和思思的联系并没有断。一能走动,刘洁就去看思思,给他们一家三口送口罩、药物。

  刘洁在看望思思时为她扎头发。

  刘洁是2017年成为“爱心妈妈”的。2016年10月,东台市红十字会“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当年,就有8名“爱心妈妈”与孤贫留守儿童(少年)结成长期帮扶对子。

  团队成立之初,东台市红十字会便明确了“爱心妈妈”结对的具体要求:每年看望、支持、资助孩子4次以上,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提倡一月一次。经常电话联系,并与市红十字会沟通汇报结对情况和存在问题。

  东台市红十字会还建立了微信群,供“爱心妈妈”们分享结对心得,解决遇到的难题;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少年)红十字爱心基金”,用于保障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对生活困难的孩子进行补助,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维修房屋,改善其居住生活条件,提供医疗救助等。

  至今,刘洁一共结对帮扶过4位留守儿童(少年)。思思是她结对的4个孩子中,年龄最小,也是最活泼的一个。

  刘洁带思思出门玩时,思思很开心。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和思思一样容易熟络亲近。在成为“爱心妈妈”的6年里,刘洁也吃了不少闭门羹。

  “这些‘留守儿童(少年)’有排斥心理和防范意识,我们都遇到过。孩子会很长一段时间里,跟你一点都不亲。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关心,孩子都不给你任何回应。你只有非常耐心地等,让孩子看到你是真的爱他、关心他,他们就会渐渐地主动来跟你拉近关系。这需要一个过程。”刘洁说。

  刘洁带思思出门玩时,远远地看着孩子。

  尽管如此,刘洁和其余的“爱心妈妈”都始终相信孩子本性纯良,只是突遭变故及后来受环境影响才自我保封闭起来。当一个陌生人接触他们时,他们总要试探和适应。

  时间久了,刘洁发现:“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知道谁对他(她)好,但他们将感动埋在心中,羞于表达,当他们认可后,就会接受。”

  她说:“给陌生孩子做妈妈,时间一长,你就会觉得真心的多了一份牵挂,多了一个家人。”

  刘洁和志愿者们离开时,思思和爷爷奶奶向他们挥手告别。

  这两年,思思用爷爷奶奶的手机,加上了刘洁的微信。隔三差五,她就会给刘洁打个视频电话,说:“妈妈,我想你了。”还经常自己拍视频,发给刘洁。

  每当这时,刘洁都会觉得好幸福。她说:“温暖别人的同时,也治愈了自己。”

急救地摊

  如果身边有人突然倒地,突然断气、心跳停止,你该怎么办?“做心肺复苏,进行急救。”很多人会这样回答。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并不掌握这项技能。202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敖虎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我国成人心肺复苏普及率不到1%,而美国是60%。

  正在学习心肺术的郑州市民。

  2009年8月的一天,郑州的柏油马路被晒得烫脚,律师冯海河在街头遇到了一批围观群众。走近一看,是一位老太太脸朝下晕倒在柏油马路上,围了一圈人没人敢救,拨打 “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后,已经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虽然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也很热心,想去救老人,但因为缺乏救人的基本能力,面对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冯海河也无计可施。这让他很触动,他因此想学习急救知识,但不知道去哪儿学。

  2009年秋天,冯海河听说红十字会在给郑州市一家健身俱乐部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冯海河询问争取后,成了这个培训课堂的“插班生”。两天的培训结束后,冯海河拿到了救护员证书。他开始运用急救知识来救人,也开始发动身边的人学习急救知识。他还因此和郑州市红十字会建立了联系,经常帮他们做一些法律方面的工作。

  2014年5月8日,第67个“世界红十字会日”,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成立,冯海河任队长。50多名队员全都是法律界人士,大部分是律师。服务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宣传普及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他们的口号是:“人人会急救,人人敢急救,人人得急救”。

  2020年夏天,冯海河把服务队的急救课堂搬到闹市区,摆地摊免费教授行人心肺复苏,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烧伤、溺水等危急情况下的专业急救知识,并对愿意学习实操的居民、志愿者进行一对一指导。

  冯海河在急救地摊向大家讲解急救知识。

  因为是志愿服务,这个地摊采取“不定时,不定数”的方式出摊,多数都是在节假日。地摊一年四季都有,夏季尤为集中。

  三五具模拟人教具,几张瑜伽垫,一个投影仪,摊位背后的横幅上写着:急救地摊免费学 人人学会救人人。这个不卖货不吆喝的地摊一出摊,就吸引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不到半小时,围观群众就聚集了半个小广场。其中听得最认真的是带孩子的家长。因为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潜在的危险,如食物卡呛、烫伤、不小心落水等。但在这些问题面前,真正具备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家长少之又少。

  一名小学生在急救地摊学习心肺复苏术和人工呼吸。

  这个地摊常是从傍晚7点开始准备,但结束却要到深夜10点、11点。整场,基本都是学员爆满。不少人打车一个小时前来学习。

  出摊现场,冯海河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可以加我微信,遇到突发情况直接跟我联系,不会救我指导你,我也可以过去救。”服务队里的很多队员,都是在冯海河和其他老队员的远程视频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施救。

  9年来,这个服务队从最初的50多名队员发展到2000多人,一共宣讲了2000多场。队员构成也由最初的法律界拓展到教师、医生、快递小哥等各行各业。

  志愿者在急救地摊教大家如何判断倒地者是否有呼吸和心跳。

  这种新型零距离应急救护宣讲模式,很快就成了郑州街头的一道“新风景”,也吸引了媒体的关注报道。2022年夏,央视新闻周刊主持人白岩松在节目中点名表扬:“毫无疑问,这种地摊可以有,应该有,必须有,希望全国各地都有。”随着各大媒体的报道,这种模式在河南迅速推广,漯河、平顶山、濮阳等地也出现了急救地摊。

  冯海河希望这种免费的急救课堂能在全国推广开来,早日实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愿景。

助力身边的“红”

  无论是山西的“窗帘行动”, 江苏东台的“爱心妈妈”团队,还是河南的“急救地摊”,都是普通人之间的帮扶,是“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公益行为。像这样的故事在全国还有很多很多,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也被亲切地称为“志愿红”。

  江西省贵溪市红十字会10年来为百余位老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作为有着近120年历史的社会救助团体,如何在新时代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摆在“百年老店”面前的新课题。

  近年来,各地红十字组织在公益项目设置中更强调可操作性、贴近性和亲民性。2022年5月8日,在第75个“世界红十字日”这天,中国红十字会首次发起设立“5·8人道公益日”,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各大互联网平台的合作。

  比如,腾讯公益以一整套数字工具能力、技术产品、资金等资源的支持,助力红十字会进行数字化实践;QQ浏览器利用全场景、大流量平台的优势,将搜索+公益、明星+公益等资源跨界整合,实现红十字精神的强曝光和全民倡导。

  第一个“5·8人道公益日”期间,中国红十字会通过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总计动员了322万人次参与,募款超过2.3亿元。QQ浏览器作为活动的共同发起方,打造“救在身边”系列原创视频,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共同绘制出“红十字救在身边”的“好事地图”,生动再现了全国红十字系统围绕人道救助、应急救援、应急救护、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等领域开展的人道行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帮助和改变,视频播放量超过1.6亿次。

  2022年“救在身边”系列原创视频的人物海报,以受助人故事为主。

  2023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继续组织全国红十字系统开展“5·8人道公益日”互联网众筹项目,联合腾讯公益等开设活动专场。今年的活动更加聚焦生命健康之需,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更希望每个人可以低门槛参与公益,如通过捐步数、捐赠小红花、答题等新潮有趣的行为,或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善意,来践行红十字精神。

  在今年“5·8人道公益日”的32支“救在身边寻找红”的视频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公益人,还有在校园球场上用AED救护倒地同学的学生、一起登记遗体器官捐献的老夫妇、坚持为老人提供临终关怀的志愿者……

  2023年“救在身边寻找红”系列原创视频,讲述施助者的故事。

  在黑龙江,一位演员为公益“假戏真做”。今年初爆火的电视剧《狂飙》中,京海市知名企业家石磊被刀哥唐小龙逼迫反复“献血”。现实中,石磊的扮演者唐北平也是一位热心公益的演员。他主动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行列,虽然没有捐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举动,也成为了今年“5·8人道公益日”活动中的“公益共创人”之一。

  唐北平在《狂飙》中扮演被逼迫反复献血的企业家,在现实中参与献血。

  今年“5·8人道公益日”共有19位明星投身其中,QQ浏览器公益负责人卢旭宁表示:“明星不只是活动的参与方,更是公益路上的同行者,我们称之为‘明星公益共创’。明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式,把公益长线地落实下去。也可以运用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发动身边人、发动粉丝,积极参与公益。”

  “我们更希望看到的不是一个人捐了100块钱,而是100个人每人捐1块钱,大家一起来参与。捐赠人也并不单纯是捐钱的人,有献血的、捐骨髓的,也有捐出自己的业余时间,参与‘窗帘行动’之类的公益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的。我们今年的捐赠人,确切来说是参与公益、提供帮助的人。”该工作人员表示。

  易泽成和陈茂秀老夫妇因公益结缘,两人都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并在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园举行婚礼。

  这些创新玩法和传播方式都是为了降低参与门槛,提升参与积极性,鼓励大家“一块做好事”。从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到明星“共创人”,其实公益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同样可以是每个人的日常。我们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付诸行动,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也可以成为人海中一抹温暖的志愿红。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刘洁、思思为化名)

  作者:王卫

  图片:“5·8人道公益日”供图

  值班编辑:周维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