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
边海燕:温柔的力量 | 公益SHE引力
我想用“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生”,来形容女性力量

中国慈善家 · 2024-05-03

  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边海燕。摄影/本刊记者 张旭

  边海燕给人的第一印象很温婉,但她其实是个地道的西北人,内里皆是西北人的热情与爽朗,没有架子,待人热络亲切。

  边海燕是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的执行副理事长。2011年,她和丈夫党彦宝发起成立了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以“知识改变命运”为使命,为宁夏全区及甘肃酒泉市全部考上大学的学子每年发放4000元奖学金,直至他们毕业。这件事情,他们已经持续做了14年。

  目前,燕宝慈善基金会已累计捐资39.03亿元,资助了34.52万名青年学子。其中,已有20余万名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燕宝慈善基金会是全国唯一一家对全省区大学生进行奖励资助的机构。

  助学之外,燕宝慈善基金会还在宁夏5000人以上的生态移民安置区捐建了9所学校和17所卫生院。而在救灾、抗疫、环保、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基金会也多次慷慨解囊。

一家人的慈善

  对于慈善事业,边海燕和丈夫党彦宝都非常认真执着。燕宝慈善基金会成立的当年,夫妻二人特地参访了国内外多个知名基金会,希望从中汲取经验。其中,已经传承百年的洛克菲勒家族基金会的管理模式、慈善理念给了他们很多启发。

  《中国慈善家》:你的慈善事业源于什么样的发端?受到了谁的影响?

  边海燕:我走上慈善之路,深受我先生的影响。我们都出身清贫,物质条件虽然不富裕,但是我们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勤劳、善良、懂得感恩。这些品质成为我们人生的基石,也塑造了我们坚持慈善和奉献社会的家族信仰。

  我先生创立宝丰集团至今,我始终陪伴在他身边。我们也经历过艰难时刻,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温暖与关爱,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爱与互助的力量。因此,他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并希望自己的企业能为社会和员工带来长远的益处。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在2006年开始将慈善活动纳入重要日程,在助困、助残、赈灾、大病救助等多个方面开展慈善实践。然而,我们逐渐认识到,慈善不仅仅需要热情和情怀,更需要科学的运作和长效机制来确保其可持续性。因此,在2011年,我们发起成立了燕宝慈善基金会,以更加系统、专业的方式推进慈善事业。

  基金会的名称来源于我们两人的名字,各取“燕”字与“宝”字组合而成,寓意着我们作为创始人,慈善将成为我们终生奋斗的事业。“善心善行、善款善用、善始善终”是我们的立会宗旨。所以我们觉得,应该保持善心、践行善行、善用善款,用做实业的精神认真做好每一个慈善项目。

  边海燕在基金会捐建的小学与学生一同做游戏。图/受访者提供

  《中国慈善家》:你和先生一起走访过很多知名的基金会,有没有哪个基金会是燕宝基金会想对标的?

  边海燕:有。为了提升基金会的运作效率,我们参访了国内外多个知名基金会,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成功经验。

  我们特别关注了洛克菲勒基金会,这个传承百年的家族慈善基金会的管理模式、慈善理念都给我们很多启发。如今,我们的基金会也平稳运作了14年了,管理机制、人才队伍、运作流程都是非常专业和成熟,为长期稳定开展慈善事业提供了机制保障。

  一直以来,不只我和我先生投入慈善事业,我们的孩子们也尽可能参与其中。我们觉得这种善的熏陶和滋养,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所以,慈善基金会对于我们全家来说,是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可以传承百年的事业。

  《中国慈善家》:2011年1月19日,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成立,承诺每年拿出企业10%的利润注入基金会。为什么会确立10%这样持续的投入目标?

  边海燕: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基金会长久发展的基石,只有这样才能够战略性、体系化地开展比较有影响力的慈善项目,使慈善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燕宝基金会成立之前,我们请专家做了非常科学地预估。10%的企业利润作为慈善基金会的资金保障,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预算规划,可以确保基金会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实现长远发展,又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实现慈善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以教育为支点

  燕宝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将教育助学作为工作的重点。而作为一个母亲,边海燕也最为关注教育领域。她觉得孩子们接受好的教育,才能有更好的成长和更大的发展。所谓授人以渔,那个“渔”就是要以教育为支点。

  《中国慈善家》:教育助学是燕宝基金会的核心工作,为什么会持续投入这个领域?

  边海燕:宁夏及西部地区与发达省区相比,一直面临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其中人才短缺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突出的挑战。基金会成立之初,我们就做了很多调研和考察,也走访了很多孩子家庭。其中很多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原本能上很好的大学,但因为家庭困难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选择了上不收学费的职业教育,或者放弃省外更好的大学,选择了离家近、学费更低的师范院校,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些孩子们原本拥有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无限可能,却因现实困境而被迫做出妥协。看到这些,我们深感痛惜,并决心尽己所能,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知识改变命运”不只是一句口号,它是一个被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孩子们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打破阶层固化、实现阶层流动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们选择将教育助学作为公益慈善的重点,就是希望通过支持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再改变家庭命运,最终带领全家实现脱贫减贫。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把教育助学作为公益慈善重点。

  边海燕为2023年获得燕宝奖学金的本科新生发放奖学金。图/受访者提供

  《中国慈善家》:这十几年是怎么帮助那些孩子的?

  边海燕:在实施教育助学初期的2011年、2012年,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助学金有没有用好、用对,我们的团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部分孩子不愿意领取助学金。刚开始还以为是资助不够精准,对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也进行了资助,但在调研中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其实是家庭条件越不好的孩子,就越不愿意领取助学金,因为领取了助学金,怕被别人看不起,在同学中抬不起头。

  我们意识到,帮助这些孩子不能只是从经济上去考虑,更大程度上是要从精神上去考虑,不能让他们从小被扣上贫困的帽子。所以基金会决定把“助学金”改成“奖学金”,把资助变为鼓励和鞭策,既考虑到孩子们心灵成长的问题,又解决了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在帮助孩子们上大学的同时,又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为了减少中间环节、节省运行成本、提高效率,我们还和银行合作,给受奖励学生特制了国内首张燕宝助学银行卡,每年定期将奖学金直接打到卡上,实现了点对点精准发放。

  在教育助学的道路上,我们已经坚持了14年,这份坚持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目前,我们这个助学项目已经覆盖了全宁夏和甘肃酒泉市的所有考上大学的学生,累计捐了39.03亿元,资助了34.52万名青年学子,30多万个家庭得到了帮助。让我特别欣慰的是,已有20余万名学生成功走上工作岗位。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我们基金会是全国唯一一家对全省区大学生进行奖励资助的机构。

  《中国慈善家》:在这个过程中,你收获了什么?

  边海燕:每当我看到这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找到满意的工作,带领家庭走出困境,我都感到无比自豪,这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

  我时常收到学生们发来的感谢和祝福信息,还有他们亲手制作的书法、手工艺品等。其中,一个孩子甚至用十字绣精心绣出了我和我先生的头像,这份心意让我感动和欣慰,也让我收获了满满的幸福。还有很多孩子积极投身公益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爱的接力棒,这让我感到很温暖。

  教育助学不仅是资助学子们完成学业,更是为了点燃他们内心的希望,帮助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支撑,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教育助学事业我们一定要继续做下去,我期待着我们的努力能够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优秀青年,让他们的梦想得以绽放,为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执行副理事长边海燕。摄影/本刊记者 张旭

女性的温柔与坚韧

  边海燕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每天和许多普通的妈妈一样,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家庭和基金会的工作,是人生的两擎,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妈妈向上、向善的状态,这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正面的影响和引领。

  《中国慈善家》:作为一名女性公益领袖,你在工作中会不会特别关注女性话题?在开展资助方面,会不会更倾向于困境中的女性?

  边海燕:当然会。在我们每年资助的学生群体中,女生占据了显著的比例。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山区的女生,她们更应该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在我们所资助的学生中,女生的比例已高达56.1%,其中,来自山区的女孩占据了44.1%。每年,大约有8万名女学生会得到我们的资助。为了确保资助的效益最大化,我们基金会的同事会定期对受助学生进行回访,对于山区女孩的情况,我们更是格外关注,时刻关心她们的学习进展和日常生活状况。在她们需要的时候,我们会及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中国慈善家》:结合你自身的经验,你觉得女性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有什么优势吗?

  边海燕:我们女性天生富有同情心和亲和力,女性很温柔。我个人很喜欢毕淑敏一本书:《温柔就是能够对抗世间所有的坚硬》。这本书传达的理念,与我对女性力量的理解很契合。

  女性这些特质在公益慈善事业中是很大的优势,特别是与孩子有关的公益。我想用“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生”来形容女性力量。水,看似柔软,却能滴水穿石,展现出一种深藏的坚韧。女性身上同样蕴含着这种坚韧的力量。

  同时,我也深感公益的滋养,它使我变得更加豁达与宽容,同时也赋予了我更多的力量。这份力量并非外在的,而是源于内心的丰盈与成长。

  我认为,女性在全球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我相信在建设和平、繁荣和可持续世界的今天,女性一定会发挥出更大作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者:王卫

  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京ICP备20230011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386

COPYRIGHT ©1999-2023 ZGCSJ.COM. ALL RIGHTS RESERVED